致谢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受精过程中顶体素的功能 | 第12-21页 |
1.1 前言 | 第12-13页 |
1.2 顶体素在顶体反应和顶体基质释放过程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1.3 在精子与卵透明带的相互作用中的顶体素:识别,响应级联反应和穿透 | 第14-16页 |
1.3.1 前顶体素在精卵识别中是ZP3的潜在配体 | 第14-15页 |
1.3.2 顶体素与ZP2连接 | 第15页 |
1.3.3 顶体素与卵透明带的水解 | 第15-16页 |
1.4 通过敲除分析提出的对受精过程中顶体素存在的必要性的质疑 | 第16-19页 |
1.5 顶体素功能研究的重新定位 | 第19页 |
1.6 总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过程中顶体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第21-56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2-25页 |
2.2.1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2.2.2 试剂与仪器 | 第22-2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5-37页 |
2.3.1 中华绒螯蟹精巢acrosin cDNA克隆 | 第25-31页 |
2.3.2 cDNA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及蛋白三级结构预测和分析 | 第31页 |
2.3.3 组织特异性表达RT-PCR | 第31-32页 |
2.3.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第32-33页 |
2.3.5 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作 | 第33-35页 |
2.3.6 免疫印记Western blot | 第35-37页 |
2.3.7 免疫荧光 | 第37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37-53页 |
2.4.1 基因克隆 | 第37-38页 |
2.4.2 多序列蛋白比对 | 第38-42页 |
2.4.3 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 第42页 |
2.4.4 中华绒螯蟹acrosin功能结构域及三级结构分析 | 第42-43页 |
2.4.5 中华绒螯蟹acrosin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2.4.6 中华绒螯蟹成熟个体和幼小个体的acrosin基因表达水平 | 第44-45页 |
2.4.7 ELISA抗体效价检测 | 第45-46页 |
2.4.8 Acrosin蛋白在中华绒螯蟹精巢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第46页 |
2.4.9 精子形成中acrosin和细胞核、高尔基体的细胞共定位 | 第46-53页 |
2.5 讨论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