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写词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1.2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分型 | 第15页 |
1.3 介入治疗入选标准 | 第15页 |
1.4 介入治疗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1.5 介入治疗操作方法 | 第16-17页 |
1.6 外科手术操作方法 | 第17页 |
1.7 术后随访 | 第17页 |
1.8 心脏形态功能指标检测 | 第17-18页 |
1.9 临床分析指标 | 第18页 |
1.10 统计学分析 | 第18-19页 |
2 结果 | 第19-26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19-21页 |
2.2 结果 | 第21-22页 |
2.3 心脏各腔室内径变化情况 | 第22页 |
2.4 房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 第22-23页 |
2.5 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第23-26页 |
3 讨论 | 第26-30页 |
4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综述 | 第36-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