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1.1 抗菌除臭 | 第14-15页 |
1.1.2 降解有机物 | 第15页 |
1.1.3 处理重金属离子 | 第15页 |
1.1.4 废气净化 | 第15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 | 第15-20页 |
1.2.1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 第16-17页 |
1.2.2 TiO_2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17-20页 |
1.3 TiO_2自身特性 | 第20-22页 |
1.3.1 晶型 | 第20-21页 |
1.3.2 晶体缺陷和表面形态 | 第21页 |
1.3.3 粒径 | 第21-22页 |
1.4 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 第22-23页 |
1.4.1 催化剂的改性 | 第22页 |
1.4.2 增加催化表面积 | 第22-23页 |
1.5 载体的选择 | 第23页 |
1.6 负载技术 | 第23-25页 |
1.6.1 化学复合镀 | 第23-24页 |
1.6.2 复合电沉积法 | 第24页 |
1.6.3 阳极氧化-浸渍法 | 第24-25页 |
1.7 本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38页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7-30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1.2 化学原料 | 第28-30页 |
2.2 表征分析 | 第30-31页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0页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0页 |
2.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2.3 光催化性能的测试 | 第31-38页 |
2.3.1 光催化测试平台 | 第31-33页 |
2.3.2 有机染料的降解 | 第33-34页 |
2.3.3 苯酚的降解 | 第34-35页 |
2.3.4 小球藻的灭活 | 第35-36页 |
2.3.5 大肠杆菌的灭活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阳极氧化-浸渍法制备光催化材料 | 第38-56页 |
3.1 阳极氧化-浸渍法制备工艺 | 第38-41页 |
3.1.1 阳极氧化工艺 | 第39-40页 |
3.1.2 浸渍提拉工艺 | 第40-41页 |
3.2 光催化材料的表征 | 第41-50页 |
3.2.1 光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41-44页 |
3.2.2 TiO_2/Ti/NF光催化材料的表征 | 第44-46页 |
3.2.3 TiO_2/Ti/CF光催化材料的表征 | 第46-48页 |
3.2.4 TiO_2/Ti/Al光催化材料的表征 | 第48-49页 |
3.2.5 TiO_2/钛网光催化材料的表征 | 第49-50页 |
3.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50-55页 |
3.3.1 乙醛的光催化降解 | 第50页 |
3.3.2 活性染料的降解 | 第50-53页 |
3.3.3 苯酚的降解 | 第53页 |
3.3.4 藻类的光催化灭活 | 第53-54页 |
3.3.5 大肠杆菌的灭活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化学镀和电镀法制备光催化材料 | 第56-61页 |
4.1 材料的制备 | 第56-58页 |
4.1.1 化学复合镀制备法 | 第56-57页 |
4.1.2 复合电镀制备法 | 第57-58页 |
4.2 材料的表征 | 第58-59页 |
4.2.1 SEM形貌分析 | 第58页 |
4.2.2 EDS成分分析 | 第58-59页 |
4.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光催化材料的失活与再生 | 第61-68页 |
5.1 Ni-TiO_2/多孔海绵的失活与预防 | 第61-63页 |
5.1.1 Ni-TiO_2/多孔海绵的XRD表征 | 第62-63页 |
5.1.2 Ni-TiO_2/多孔海绵的光催化活性 | 第63页 |
5.2 Ni-TiO_2/NF的失活与再生 | 第63-67页 |
5.2.1 超声波再生工艺 | 第64页 |
5.2.2 Ni-TiO_2/NF的表征 | 第64-66页 |
5.2.3 Ni-TiO_2/NF的光催化活性 | 第66-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