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宣言信托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宣言信托的历史考察 | 第13-18页 |
第一节 英国的用益制度 | 第13-16页 |
一、背景和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二、《1535年用益法》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用益制度转型为信托 | 第16-18页 |
一、转型的契机 | 第16-17页 |
二、宣言信托的正式出现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宣言信托的实证分析 | 第18-40页 |
第一节 概念与特征 | 第18-21页 |
一、概念 | 第18-20页 |
二、特征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设立、变更与终止 | 第21-35页 |
一、设立要件 | 第21-33页 |
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 第33-34页 |
三、变更与终止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大陆法系的移植——以日本、台湾为例 | 第35-40页 |
一、日本信托法典 | 第35-37页 |
二、我国台湾地区信托法 | 第37-40页 |
第三章 我国建立宣言信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40-46页 |
第一节 宣言信托的存在价值 | 第40-43页 |
一、独特优势 | 第40-41页 |
二、无可替代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 第43-46页 |
一、我国信托法否定宣言信托的原因 | 第43-44页 |
二、对否定宣言信托之理由的反驳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我国导入宣言信托的制度设计 | 第46-51页 |
第一节 立法建议 | 第46-48页 |
一、三方当事人的行为能力 | 第46页 |
二、设立方式 | 第46页 |
三、客体(不动产、准不动产或者金钱) | 第46-47页 |
四、公示 | 第47-48页 |
五、禁止委托人成为唯一受益人 | 第48页 |
第二节 保护机制 | 第48-51页 |
一、对受益人的保护(引入信托监察人制度) | 第48-49页 |
二、委托人债权人的保护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