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LAPF和CD11b负向调控天然免疫应答及其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部分:LAPF抑制TLR触发巨噬细胞产生TNF-α及其机制研究第11-30页
    一、引言第11-12页
    二、材料和方法第12-20页
        1. 实验材料第12-13页
            1.1 实验动物第12页
            1.2 细胞系第12页
            1.3 主要试剂和抗体第12-13页
            1.4 载体和分子克隆第13页
            1.5 主要设备和软件第13页
        2. 实验方法第13-20页
            2.1 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第13页
            2.2 LAPF条件敲除小鼠的鉴定和培育第13-14页
            2.3 小鼠腹腔来源巨噬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第14-15页
            2.4 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实验第15页
            2.5 真核细胞DNA质粒转染第15-16页
            2.6 制备全细胞裂解液、SDS-PAGE及Western blot实验第16页
            2.7 免疫共沉淀及质谱分析第16-17页
            2.8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PCR第17页
            2.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17-18页
            2.10 荧光定量PCR第18-19页
            2.11 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第19-20页
    三、实验结果第20-27页
        1. 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LAPF的小鼠炎症反应增强并伴随TNF-α产量增加第20-21页
        2. TLR触发的LAPF缺失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增强第21-24页
        3. LAPF结合转运蛋白TIRAP第24-25页
        4. LAPF与Myd88相互作用第25-27页
    四、讨论第27-29页
    五、结论第29页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第29页
    还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9-30页
第二部分:CDllb-Src信号促进M2型巨噬细胞产生及其机制研究第30-69页
    一、引言第30-32页
    二、材料和方法第32-36页
        1. 实验材料第32页
            1.1 实验动物第32页
            1.2 细胞系第32页
            1.3 主要试剂和抗体第32页
            1.4 载体和分子克隆第32页
            1.5 主要设备和软件第32页
        2. 实验方法第32-36页
            2.1 DSS诱导的肠炎模型第32-33页
            2.2 Dasatinib体内实验第33页
            2.3 体内分离结肠的固有层单核细胞第33页
            2.3 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的诱导和培养第33页
            2.4 BMDM诱导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第33页
            2.5 细胞浆和细胞核分离第33-34页
            2.6 itgam缺陷小鼠的鉴定和培育第34页
            2.7 真核质粒表达构建第34-35页
            2.8 荧光定量PCR第35页
            2.9 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第35-36页
    三、实验结果第36-63页
        1. CD11b-Src促进DSS诱导的肠炎中M2型巨噬细胞产生第36-44页
            1.1 CD11b缺陷小鼠DSS诱导肠炎更严重并伴随TNF-α产生增多和IL-10 产生减少第36-38页
            1.2 Src抑制剂Dasatinib体内处理的小鼠DSS诱导的肠炎更为严重并伴随M1型巨噬细胞标增加和M2型巨噬细胞减少第38-44页
        2. CD11b-Src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及其机制研究第44-51页
            2.1 CDllb缺陷小鼠骨髓巨噬细胞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表型增强而M第44-45页
            2.2 Src抑制剂增强M1型巨噬细胞表型而抑制M2型巨噬细胞表型形成第45-47页
            2.3 过表达Src能够抑制iNOS mRNA表达而促进Arg-1 mRNA表达第47-48页
            2.4 Src调控M1和M2型巨噬细胞产生的信号通路分析第48-50页
            2.5 过表达STAT6逆转Src抑制剂对Arg1 mRNA的抑制作用而过表达组成型活化的Akt无此效应第50页
            2.6 过表达Src促进IL-4介导的STAT6活化并与STAT6相互作用第50-51页
        3. CD11b-Src促进TLR信号刺激下巨噬细胞IL-10产生及其机制研究第51-61页
            3.1 TLR触发CD11b缺陷巨噬细胞产生IL-10减少第51-53页
            3.2 CD11b缺陷巨噬细胞TLR4信号转导改变第53-54页
            3.3 Src抑制剂和Akt抑制剂均能抑制TLR信号诱导的IL-10释放第54-55页
            3.4 Src通过促进Akt活化而促进LPS诱导的IL-10产生第55-57页
            3.5 CD11b缺陷巨噬细胞LPS诱导的c-Jun活化减少第57-58页
            3.6 Src和Akt能够通过GSK3正向调控LPS诱导的c-Jun活化第58页
            3.7 CD11b-Src能够促进PI3K中p85的蛋白降解第58-61页
        4. Src促进TLR介导的STAT6活化第61-63页
    四、讨论第63-67页
    五、结论第67-68页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68页
    还需要解决的问题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8页
缩略词表第78-80页
文献综述:Src家族蛋白和天然免疫中的促炎-抗炎平衡第80-94页
    参考文献第87-94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第94-95页
致谢第95-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昼夜节律紊乱对大鼠脑损伤病理改变及NGF治疗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衰老血管骨架蛋白和自噬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