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免疫学论文

病原相关模式分子XEG1激活的植物免疫反应及免疫信号传导元件的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上篇:文献综述第10-47页
    第一章 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第11-31页
        1 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第11-13页
        2 PAMPs触发的植物免疫反应(PTI)第13-19页
            2.1 鞭毛蛋白(Flagellin)触发植物的免疫反应第15-16页
            2.2 几丁质( Chitin)触发植物的免疫反应第16-17页
            2.3 谷氨酰胺转移酶(GP42)触发植物的免疫反应第17-18页
            2.4 坏死和乙烯诱导肽(NLP)触发植物的免疫反应第18-19页
            2.5 糖基水解酶(XEG1)触发植物的免疫反应第19页
        3 效应分子触发植物的免疫反应第19-23页
        参考文献第23-31页
    第二章 共受体BAK1和SOBIR1的研究进展第31-47页
        1 BAK1与SOBIR1是植物先天免疫的中心枢纽第33-35页
            1.1 SOBIR1在植物免疫中的作用第33-34页
            1.2 BAK1在植物免疫中的作用第34-35页
        2 BAK1与SOBIR1除免疫作用外的其他功能第35-37页
        3 BAK1与SOBIR1在受体复合体中的功能第37-38页
        4 BAK1和SOBIR1在植物中具有保守性第38-41页
        参考文献第41-47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47-89页
    第一章 共受体BAK1与SOBIR1参与XEG1诱导的植物免疫反应第49-7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9页
            1.1 供试植物培养和供试菌株保存第51页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1-52页
            1.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方法第52-53页
            1.4 目的基因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3-55页
            1.5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和转化的方法第55-56页
            1.6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转化第56页
            1.7 烟草RNA的提取及逆转录第56-58页
            1.8 Real Time PCR第58-59页
        2 结果分析第59-68页
            2.1 XEG1诱发本氏烟防卫基因的表达第59-60页
            2.2 XEG1诱导的烟草细胞坏死依赖于NbBAK1第60-61页
            2.3 XEG1诱导防卫基因NbCYP71D20表达依赖于NbBAK1第61-62页
            2.4 XEG1诱导的烟草细胞坏死依赖于NbSOBIR1第62-64页
            2.5 XEG1诱导防卫基因NbCYP71D20表达依赖于NbSOBIR1第64-65页
            2.6 XEG1诱发拟南芥防卫基因的表达第65页
            2.7 拟南芥BAK1和SOBIR1突变体的纯合验证第65-66页
            2.8 XEG1诱导拟南芥防卫基因的表达依赖于AtBAK1和AtSOBIR1第66-68页
        3. 讨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二章 植物识别XEG1作用元件的鉴定第71-8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3-78页
            1.1 供试菌株的保存与植物材料的培养第73页
            1.2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转化第73页
            1.3 烟草中瞬时表达蛋白的提取与检测第73-77页
            1.4 亲和纯化试验流程第77-78页
            1.5 质谱分析第78页
            1.6 候选蛋白功能域分析第7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8-84页
            2.1 NbBAK1与NbSOBIR1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8页
            2.2 XEG1与NbSOBIR1互作第78-79页
            2.3 质谱分析鉴定BAK1和SOBIR1的互作蛋白第79-80页
            2.4 SOBIR1候选互作蛋白的分析第80-82页
            2.5 BAK1候选互作蛋白的分析第82-83页
            2.6 Co-IP方法验证候选蛋白R2与BAK1的互作关系第83-84页
        3 讨论第84-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第89-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解析黄瓜/南瓜嫁接亲和性机理
下一篇: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