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清前期(1616~1840年)论文

清朝治理新疆的民族经济政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导论第10-20页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0页
 二、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第10-16页
 三、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说明第16-18页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8-20页
第一章 清前期与回疆的经济交往第20-29页
 第一节 清前期回疆在准噶尔蒙古统治下的经济社会状况第20-24页
  一、新疆概况第20-22页
  二、清前期回疆的政治背景第22-23页
  三、准噶尔蒙古统治下的回疆经济社会状况第23-24页
 第二节 清前期清廷与新疆的经济交往第24-29页
  一、朝贡关系的建立第24-25页
  二、清廷在哈密、吐鲁番屯田第25-27页
  三、清廷在回疆的茶马贸易第27-29页
第二章 清中期清廷治理新疆的民族经济政策第29-74页
 第一节 清廷统一新疆第29-31页
  一、清廷统一新疆的战争第29-30页
  二、清廷统一新疆后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第30-31页
 第二节 统一后稳定新疆的民族经济政策第31-35页
  一、恢复生产的蠲免与赈济政策第31-34页
  二、清廷在经济上对卫拉特蒙古的兴农政策第34-35页
 第三节 “农为本务”的重农政策第35-43页
  一、“屯垦养边”政策第35-38页
  二、议定征收额度,减免农业税政策第38-40页
  三、倡导兴修农田水利政策第40-43页
 第四节 振兴畜牧业的政策(官办牧厂)第43-48页
  一、建立伊犁牧厂第44-45页
  二、建立巴里坤牧厂第45-46页
  三、建立南疆牧厂第46-48页
 第五节 发展矿业政策第48-50页
  一、鼓励发展矿业政策第48-49页
  二、矿业发展的成就第49-50页
 第六节 鼓励内地商民前往经商政策第50-57页
  一、辟治道路政策第50-52页
  二、设置台站政策第52页
  三、货币政策第52-54页
  四、发展贸易政策第54-57页
 第七节 “外藩”民族贸易政策第57-65页
  一、南疆与中亚的民间贸易政策第57-62页
  二、北疆与哈萨克的绢马贸易政策第62-65页
 第八节 “支援新疆”的财政政策第65-67页
  一、内地省份“协饷”支援新疆的财政政策第65-66页
  二、清廷“专饷”支援新疆的财政政策第66-67页
  三、新疆赋税收入全部留归新疆各地使用的财政政策第67页
 第九节 对清中期治理新疆民族经济政策的评价第67-74页
  一、清中期治理新疆民族经济政策的历史进步性和积极作用第67-71页
  二、清中期治理新疆民族经济政策的局限性第71-74页
第三章 清晚期治理新疆民族经济政策的转变第74-108页
 第一节 新疆建省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第74-77页
  一、内忧外患与行省的设立第74-76页
  二、新疆建省后行政制度改革第76-77页
  三、新疆建省的重大意义第77页
 第二节 建省后恢复社会生产的政策第77-83页
  一、建省后稳定新疆的经济政策第77-79页
  二、鼓励垦荒,恢复农业生产的政策第79-83页
 第三节 倡导兴修水利,种桑养蚕的政策第83-85页
  一、全面整修渠道网系、兴修新的水利工程政策第83-84页
  二、倡导种桑养蚕政策第84-85页
 第四节 变革土地、赋税制度的政策第85-88页
  一、土地制度的变革政策第86页
  二、赋税制度的变革政策第86-88页
 第五节 牧业政策的调整第88-90页
  一、官办牧业政策的调整第88-89页
  二、发展私营牧业的政策第89-90页
 第六节 统一币制,兴办文教的政策第90-92页
  一、统一各地币制政策第90页
  二、兴办各项公共及教育事业政策第90-92页
 第七节 促进手工业、工矿业发展的政策第92-97页
  一、发展新疆手工业的政策第92-93页
  二、新疆手工业的发展规模和特点第93-96页
  三、建省初期新疆鼓励工矿业发展的政策第96页
  四、发展近代工矿企业的政策第96-97页
 第八节 招集商贾、振兴商业的政策第97-100页
  一、扶持华商的政策第98-99页
  二、振兴商业、挽回利权的政策第99-100页
 第九节 对清晚期治理新疆民族经济政策的评价第100-108页
  一、对清晚期治理新疆民族经济政策的基本评价第100-101页
  二、与清中期不同政治制度下实施民族经济政策进行对比所做的评价第101-105页
  三、对清晚期治理新疆民族经济政策的总体评价第105-108页
第四章 当前制定新疆民族经济政策的思考第108-127页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经济政策在新疆的成功实践第108-109页
 第二节 当前制定新疆民族经济政策的原则第109-116页
  一、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110-111页
  二、兼顾总体性和阶段性第111-112页
  三、兼顾特殊性与规范性第112-113页
  四、兼顾宗教性与习俗性第113-115页
  五、兼顾政治性与民族性第115-116页
 第三节 促进新疆民族经济发展要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第116-121页
  一、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第116-117页
  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长治久安之间的关系第117-118页
  三、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之间的关系第118-119页
  四、处理好带动发展与利用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发展之间的关系第119-121页
 第四节 当前制定新疆民族经济政策应关注的重点内容第121-127页
  一、做好行业政策、产业政策与民族政策的衔接第121-123页
  二、提高少数民族企业在当地经济建设方面的参与度第123-125页
  三、培育新疆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机能第125页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第125-127页
结语第127-129页
后记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6页
附录第136-140页
 清代新疆地图第137-138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第138-139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世居民族分布图第139-140页
 新疆矿产资源分布图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辽东卫所军役研究
下一篇:元代和清代汉族政策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