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智能安防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智能家居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论文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智能家居系统总体设计 | 第17-26页 |
2.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17页 |
2.2 系统设计目标 | 第17-18页 |
2.3 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 | 第18-19页 |
2.3.1 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18-19页 |
2.3.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19页 |
2.4 系统结构设计 | 第19-20页 |
2.5 家居个域网通信协议 | 第20-22页 |
2.6 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 | 第22-23页 |
2.7 数据表设计 | 第23-24页 |
2.8 消息队列通信 | 第24-25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智能家居系统硬件设计 | 第26-38页 |
3.1 硬件总体设计 | 第26-27页 |
3.2 Zigbee节点硬件设计 | 第27-33页 |
3.2.1 ZigBee通信模块设计 | 第27-29页 |
3.2.2 ZigBee通信模块天线 | 第29-30页 |
3.2.3 ZigBee通信模块PCB设计 | 第30-31页 |
3.2.4 ZigBee底板硬件系统设计 | 第31-33页 |
3.2.5 ZigBee底板系统PCB设计 | 第33页 |
3.3 网关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37页 |
3.3.1 网关底板系统原理图设计 | 第34-36页 |
3.3.2 网关底板系统PCB设计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安防监控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38-53页 |
4.1 安防监控模块系统方案 | 第38-40页 |
4.1.1 安防监控的意义 | 第38-39页 |
4.1.2 安防监控模块方案设计 | 第39-40页 |
4.2 嵌入式Linux平台OpenCV移植 | 第40-44页 |
4.2.1 OpenCV综述 | 第40页 |
4.2.2 OpenCV移植 | 第40-43页 |
4.2.3 安防监控软硬件环境 | 第43-44页 |
4.3 运动侦测算法选取 | 第44-47页 |
4.3.1 帧间差分法 | 第44-45页 |
4.3.2 背景差分法 | 第45-46页 |
4.3.3 光流法 | 第46-47页 |
4.4 高斯模型背景差分算法实现 | 第47-48页 |
4.5 安防监控模块实现 | 第48-52页 |
4.5.1 摄像头的设置及分析 | 第49页 |
4.5.2 时间效率分析 | 第49-50页 |
4.5.3 侦测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4.5.4 运动区域包围框处理 | 第51-52页 |
4.5.5 运动图像抓拍 | 第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智能家居系统软件设计 | 第53-75页 |
5.1 Z-stack工作原理 | 第53-54页 |
5.2 Zigbee网络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 第54-56页 |
5.2.1 数据传输帧格式 | 第54页 |
5.2.2 簇属性设计 | 第54-56页 |
5.3 网关与协调器之间通信协议设计 | 第56-59页 |
5.3.1 通信协议设计 | 第56-58页 |
5.3.2 数据结构设计 | 第58-59页 |
5.4 ZigBee协调器软件设计 | 第59-63页 |
5.5 ZigBee终端节点软件设计 | 第63-67页 |
5.6 网关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第67-68页 |
5.7 Web服务器前后台通信协议设计 | 第68-69页 |
5.8 CGI程序与网关通信模块之间通信协议设计 | 第69-71页 |
5.9 网关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5.10 Zigbee节点信息更新模块程序设计 | 第72-73页 |
5.11 Web后台CGI交互模块程序设计 | 第73-74页 |
5.12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系统测试 | 第75-83页 |
6.1 系统测试方案 | 第75-76页 |
6.2 ZigBee网络功能测试 | 第76-77页 |
6.3 Web服务器功能测试 | 第77-78页 |
6.4 系统整体功能测试 | 第78-82页 |
6.4.1 设备查看功能测试 | 第79页 |
6.4.2 灯光控制系统测试 | 第79-80页 |
6.4.3 传感器数据采集功能测试 | 第80页 |
6.4.4 窗帘控制功能测试 | 第80-81页 |
6.4.5 入侵监控功能测试 | 第81-8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