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 第11-15页 |
1.2.1 钙钛矿结构及优点 | 第11-12页 |
1.2.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1.2.3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性能参数 | 第13-15页 |
1.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15-17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器件性能的测试 | 第19-25页 |
2.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19-23页 |
2.1.1 CH_3NH_3I的合成及CH_3NH_3PbI_3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 第19-20页 |
2.1.2 ITO玻璃基片的标记及清洗 | 第20页 |
2.1.3 空穴传输层的制备 | 第20-21页 |
2.1.4 CH_3NH_3PbI_3钙钛矿薄膜的制备 | 第21-22页 |
2.1.5 电子传输层的制备 | 第22页 |
2.1.6 电极的蒸镀 | 第22-23页 |
2.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添加高分子聚合物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25-43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添加PVP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25-33页 |
3.2.1 钙钛矿薄膜的结构分析 | 第26页 |
3.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3.2.3 SEM扫描电镜分析 | 第27-29页 |
3.2.4 电池器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表征 | 第29-33页 |
3.3 添加PAN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33-38页 |
3.3.1 钙钛矿薄膜的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3.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34页 |
3.3.3 SEM扫描电镜分析 | 第34-35页 |
3.3.4 电池器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表征 | 第35-38页 |
3.4 添加PMMA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38-42页 |
3.4.1 钙钛矿薄膜的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3.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3.4.3 SEM扫描电镜分析 | 第40-41页 |
3.4.4 电池器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表征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蒸镀PbI_2对器件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43-52页 |
4.1 引言 | 第43-44页 |
4.2 PbI_2的蒸镀及器件性能的表征 | 第44-51页 |
4.2.1 蒸镀 50nm厚的Pb I_2及性能表征 | 第44-45页 |
4.2.2 蒸镀 100nm厚的PbI_2及器件性能表征 | 第45-49页 |
4.2.3 蒸镀 150nm厚的PbI_2及器件性能表征 | 第49-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掺杂碘化铕对器件性能的研究 | 第52-60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掺杂碘化铕对钙钛矿薄膜性能的影响 | 第52-55页 |
5.2.1 钙钛矿薄膜XRD分析 | 第52-53页 |
5.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5.2.3 SEM扫描电镜分析 | 第54-55页 |
5.3 掺杂碘化铕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