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MJO与气候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2 臭氧与气候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3 MJO与臭氧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4 本文拟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 第16-24页 |
2.1 资料 | 第16-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24页 |
2.2.1 移除气候态 | 第17页 |
2.2.2 Butterworth带通滤波 | 第17-18页 |
2.2.3 多变量经验正交分解 | 第18-20页 |
2.2.4 合成分析和合成检验 | 第20-21页 |
2.2.5 合成风场的统计检验 | 第21-22页 |
2.2.6 奇异值分解(SVD) | 第22-23页 |
2.2.7 Liang-Kleeman信息流及时间序列因果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冬季MJO的特征分析 | 第24-36页 |
3.1 冬季MJO活动的环境场 | 第24-28页 |
3.2 冬季MJO活动时空分布频数 | 第28-30页 |
3.2.1 冬季MJO活动逐年分布频数 | 第28-29页 |
3.2.2 冬季MJO活动中心分布频数 | 第29-30页 |
3.3 冬季MJO的传播特征 | 第30-34页 |
3.3.1 冬季MJO的经向传播特征 | 第30-31页 |
3.3.2 冬季MJO的纬向传播特征 | 第31-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MJO活动对我国冬季低频臭氧的影响 | 第36-44页 |
4.1 冬季我国低频臭氧总量的演变特征 | 第36-38页 |
4.1.1 我国低频臭氧总量的季节演变特征 | 第36-37页 |
4.1.2 我国低频臭氧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7-38页 |
4.2 MJO活动与我国低频臭氧的信息分布 | 第38-41页 |
4.2.1 东印关键区的MJO活动与我国低频臭氧的信息流 | 第39-40页 |
4.2.2 西太关键区的MJO活动与我国低频臭氧的信息流 | 第40-41页 |
4.3 MJO活动中心位于关键区时的低频臭氧的合成分布 | 第41-42页 |
4.4 关键区的MJO活动与我国低频臭氧的进一步分析 | 第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我国冬季低频臭氧受MJO影响的动力机制 | 第44-60页 |
5.1 冬季低频OLR与我国的低频臭氧的SVD分析 | 第44-48页 |
5.1.1 东印关键区的低频OLR与我国低频臭氧的SVD分析 | 第44-46页 |
5.1.2 西太关键区的低频OLR与我国的低频臭氧的SVD分析 | 第46-48页 |
5.2 MJO活动位于东印关键区的低频环流的分布特征 | 第48-54页 |
5.2.1 MJO活动位于东印关键区时低频垂直环流分布特征 | 第49-51页 |
5.2.2 MJO活动位于东印关键区时低频水平风场特征 | 第51-53页 |
5.2.3 MJO活动位于东印关键区时低频位势高度特征 | 第53-54页 |
5.3 MJO活动位于西太关键区的低频环流的分布特征 | 第54-58页 |
5.3.1 MJO活动位于西太关键区时低频垂直环流分布特征 | 第54-56页 |
5.3.2 MJO活动位于西太关键区时低频水平风场特征 | 第56-57页 |
5.3.3 MJO活动位于西太关键区时低频位势高度特征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 第60-63页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6.2 问题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