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轨道焊修工程车的研究设计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太阳能开发和应用的现状 | 第12页 |
1.2.2 太阳能轨道焊修车辆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整体现状总结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第2章 整车结构设计 | 第16-26页 |
2.1 课题研究进程 | 第16-20页 |
2.1.1 太阳能工程车的理论探索 | 第16-19页 |
2.1.2 太阳能焊接工程车的实践研究 | 第19-20页 |
2.2 太阳能焊接在轨道工程车上的推进 | 第20-21页 |
2.2.1 太阳能焊修作业轨道车的用途 | 第20-21页 |
2.3 结构设计 | 第21-25页 |
2.3.1 车身结构的材料选择 | 第21-23页 |
2.3.2 整车结构模型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整车主要机械部件设计 | 第26-33页 |
3.1 转向架 | 第26-28页 |
3.1.1 转向架功能介绍 | 第26页 |
3.1.2 转向架选择 | 第26-28页 |
3.2 制动系统 | 第28-30页 |
3.2.1 制动方案选择 | 第28-29页 |
3.2.2 制动力的计算 | 第29-30页 |
3.3 液压系统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整车光伏电池匹配及估算 | 第33-45页 |
4.1 光伏电池原理 | 第33页 |
4.2 光伏电池选型 | 第33-34页 |
4.3 光伏电池匹配计算 | 第34-35页 |
4.4 光伏电池建模分析及总发电量估算 | 第35-44页 |
4.4.1 一般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4.4.2 建立MATLAB仿真模型 | 第36-38页 |
4.4.3 性能影响因素探究 | 第38-40页 |
4.4.4 实时跟踪模块 | 第40-42页 |
4.4.5 仿真结果及评价 | 第42-43页 |
4.4.6 工程车日均发电量估算 | 第43-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整车控制系统设计及匹配 | 第45-56页 |
5.1 工程车传动系结构设计 | 第45-47页 |
5.1.1 几种常见电动车传动系结构 | 第45-46页 |
5.1.2 整车传动方案的确定 | 第46-47页 |
5.2 工程车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第47-48页 |
5.2.1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一般结构 | 第47页 |
5.2.2 确定太阳能工程车电气系统结构 | 第47-48页 |
5.3 拟定整车动力学参数 | 第48-49页 |
5.4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 | 第49-51页 |
5.4.1 驱动电机功率计算 | 第49页 |
5.4.2 电机峰值扭矩计算 | 第49-50页 |
5.4.4 最高转速计算 | 第50页 |
5.4.5 确定驱动电机型号 | 第50-51页 |
5.5 蓄电池匹配计算 | 第51-53页 |
5.5.1 蓄电池选型 | 第51-52页 |
5.5.2 蓄电池容量计算 | 第52页 |
5.5.3 蓄电池型号确定 | 第52-53页 |
5.6 控制器 | 第53-54页 |
5.7 焊修设备匹配计算 | 第54-55页 |
5.7.1 钢轨焊接方式的选择 | 第54页 |
5.7.2 焊接设备的选择 | 第54-55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整车最终性能验证 | 第56-64页 |
6.1 整车整备质量计算 | 第56页 |
6.2 机械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 第56-59页 |
6.2.1 分析过程 | 第56-58页 |
6.2.2 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58-59页 |
6.3 整车动力系统性能分析 | 第59-63页 |
6.3.1 ADVISOR软件二次开发简介 | 第59-60页 |
6.3.2 确定仿真方案 | 第60-61页 |
6.3.3 仿真结果及评价 | 第61-6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1. 论文总结 | 第64页 |
2. 问题与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