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中的关公戏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1.2 作品分类 | 第11-14页 |
| 2 近史实类 | 第14-32页 |
| 2.1 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 | 第14-17页 |
| 2.2 元刊本与明抄本的比较 | 第17-27页 |
| 2.2.1 题目正名以及关目 | 第17-18页 |
| 2.2.2 套式 | 第18-22页 |
| 2.2.3 科白 | 第22-27页 |
| 2.3 思想主题 | 第27-30页 |
| 2.3.1 神勇气度的赞扬 | 第27-28页 |
| 2.3.2 忠义正统的维护 | 第28-30页 |
| 2.4 艺术特色 | 第30-32页 |
| 2.4.1 结构排场:集中原则 | 第30-31页 |
| 2.4.2 意境营造:美感迸发 | 第31-32页 |
| 3 传奇类 | 第32-42页 |
| 3.1 思想主题 | 第32-37页 |
| 3.1.1 智勇忠义集一身 | 第32-35页 |
| 3.1.2 公正无私大清官 | 第35-37页 |
| 3.2 艺术特色 | 第37-42页 |
| 3.2.1 对比衬托的手法 | 第37-38页 |
| 3.2.2 出色的心理刻画 | 第38-39页 |
| 3.2.3 浓厚的民间色彩 | 第39-42页 |
| 4 神怪类 | 第42-48页 |
| 4.1 思想主题 | 第42-44页 |
| 4.1.1 对关羽神灵的崇拜 | 第42-43页 |
| 4.1.2 强烈的悲愤意识与复仇情感 | 第43-44页 |
| 4.2 艺术特色 | 第44-48页 |
| 4.2.1 浓郁的宗教色彩 | 第44-45页 |
| 4.2.2 时空交错的对比 | 第45-48页 |
| 5 关羽形象塑造之原因分析 | 第48-60页 |
| 5.1 勇武:继承史实 | 第48-51页 |
| 5.2 忠义:社会意识 | 第51-55页 |
| 5.2.1 社会背景 | 第51-52页 |
| 5.2.2 正统之辩 | 第52-53页 |
| 5.2.3 民间信仰 | 第53-55页 |
| 5.3 关羽崇拜 | 第55-60页 |
| 5.3.1 官方加封 | 第56-57页 |
| 5.3.2 民间供奉 | 第57-58页 |
| 5.3.3 民俗活动 | 第58-60页 |
| 结语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