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7-26页 |
1.1 肥大细胞 | 第17-21页 |
1.1.1 肥大细胞概述 | 第17页 |
1.1.2 肥大细胞的起源 | 第17-18页 |
1.1.3 肥大细胞介质 | 第18-19页 |
1.1.4 脑部肥大细胞 | 第19-21页 |
1.2 肥大细胞参与或调控鸟类及哺乳类性行为 | 第21页 |
1.3 研究肥大细胞功能的模型 | 第21-22页 |
1.4 动物性偏好调控 | 第22-24页 |
1.4.1 性偏好概述 | 第22-23页 |
1.4.2 嗅觉调控小鼠性偏好 | 第23页 |
1.4.3 神经递质调控小鼠性偏好 | 第23-24页 |
1.4.4 fruitless基因调控果蝇性偏好 | 第24页 |
1.4.5 性激素调控小鼠性偏好 | 第24页 |
1.5 课题立题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24-26页 |
1.5.1 立题意义 | 第24-25页 |
1.5.2 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2.3.1 实验动物 | 第27-28页 |
2.3.2 行为学实验 | 第28-30页 |
2.3.3 HPLC-MS/MS检测 | 第30页 |
2.3.4 骨髓诱导的肥大细胞培养及体内恢复 | 第30-31页 |
2.3.5 小鼠血清性激素的测定 | 第31页 |
2.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3-73页 |
3.1 Sash~(-/-)雄性小鼠的同性交配行为研究 | 第33-39页 |
3.1.1 纯合小鼠繁殖出的Sash~(-/-)雄性小鼠表现出同性交配行为 | 第33-36页 |
3.1.2 杂合小鼠繁殖的Sash~(-/-)仍然表现出同性交配行为 | 第36-39页 |
3.2 Sash~(-/-)雄性小鼠的雌雄偏好行为研究 | 第39-50页 |
3.2.1 Sash~(-/-)雄性小鼠对雄性和雌性小鼠都发出超声波 | 第39-43页 |
3.2.2 Sash~(-/-)雄性小鼠对正常雄性小鼠和发情的雌性小鼠表现出同样的交配偏好 | 第43-46页 |
3.2.3 Sash~(-/-)雄性小鼠正常雄性小鼠和发情的雌性小鼠正常的气味偏好改变 | 第46-50页 |
3.3 Sash~(-/-)雄性小鼠的血液性激素和脑部五羟色胺水平 | 第50-52页 |
3.4 肥大细胞恢复后的Sash~(-/-)雄性小鼠同性交配行为减少 | 第52-56页 |
3.5 肥大细胞恢复后的Sash~(-/-)雄性小鼠的雌雄偏好行为研究 | 第56-71页 |
3.5.1 肥大细胞恢复后的Sash~(-/-)雄性小鼠与雌性的交配行为没有改变 | 第56-59页 |
3.5.2 肥大细胞恢复后的Sash~(-/-)雄性小鼠的交配偏好部分恢复到野生型水平 | 第59-66页 |
3.5.3 肥大细胞恢复后的Sash~(-/-)雄性小鼠对雌性的气味偏好恢复到野生型水平 | 第66-71页 |
3.6 肥大细胞恢复后的Sash~(-/-)雄性小鼠血液中的性激素浓度 | 第71-7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73-75页 |
4.1 肥大细胞参与调控雄性小鼠性偏好 | 第73页 |
4.2 Sash~(-/-)雄性小鼠性偏好改变不是由于性激素浓度改变 | 第73页 |
4.3 Sash~(-/-)雄性小鼠性偏好改变不是由于嗅觉丧失 | 第73页 |
4.4 Sash~(-/-)雄性小鼠性偏好改变不太可能通过五羟色胺 | 第73-74页 |
4.5 Sash~(-/-)雄性小鼠性偏好改变可能是通过影响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