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实验一: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肝硬化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中的变化 | 第16-21页 |
1 材料 | 第17页 |
1.1 实验动物与饲料 | 第17页 |
1.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7页 |
2 方法 | 第17-18页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7页 |
2.2 CCM大鼠造模 | 第17-18页 |
2.3 动物状况与数量 | 第18页 |
2.4 标本采集与处理 | 第18页 |
2.5 标本检测 | 第18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18-19页 |
4 结果 | 第19-20页 |
4.1 肝功能变化 | 第19页 |
4.2 大鼠心肌组织硫化氢变化 | 第19页 |
4.3 大鼠肝脏病理学 | 第19-20页 |
4.4 大鼠心肌病理学 | 第20页 |
5 小结 | 第20-21页 |
实验二:补阳还五汤对肝硬化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内源性H_2S的影响 | 第21-26页 |
1 材料 | 第22页 |
1.1 实验动物与场地 | 第22页 |
1.2 材料与设备 | 第22页 |
2 方法 | 第22-24页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22页 |
2.2 补阳还五汤药物制备 | 第22页 |
2.3 肝硬化后肝硬化性心肌病大鼠模型制备 | 第22-23页 |
2.4 补阳还五汤药物干预 | 第23页 |
2.5 标本收集与检测 | 第23-24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24页 |
4 结果 | 第24-26页 |
4.1 实验过程中动物数量的变化 | 第24页 |
4.2 补阳还五汤对CCM大鼠血清cTnI水平的影响 | 第24-25页 |
4.3 补阳还五汤对CCM大鼠心肌组织H_2S含量的影响 | 第25页 |
4.4 心肌和肝脏病理学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35页 |
1.肝硬化后CCM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2.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肝硬化性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 | 第27-28页 |
3.气体信号分子H_2S、NO在肝硬化性心肌病发病中的意义 | 第28-32页 |
4.肝硬化中医病机探讨 | 第32-33页 |
5.补阳还五汤在慢性肝病和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6.补阳还五汤对肝硬化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3页 |
附录 | 第43-52页 |
综述 内源性硫化氢与肝硬化性心肌病 | 第43-50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论文病理图片 | 第50-51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