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临床研究 | 第9-20页 |
|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9-14页 |
| (一)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 (二) 实验病例评定标准 | 第10-11页 |
| (三) 病例来源 | 第11-14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二、研究结果 | 第14-20页 |
| (一)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的比较 | 第14-15页 |
| (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积分的比较 | 第15-16页 |
| (三)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第16-17页 |
| (四)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平均分比较 | 第17页 |
| (五) 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0_2)变化 | 第17-18页 |
| (六)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 | 第18页 |
| (七) 两组患者肺部再感染的情况 | 第18-19页 |
| (八) 两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 | 第19页 |
| (九) 安全性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 第19-20页 |
| 讨论 | 第20-38页 |
| 一、祖国医学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 | 第20-21页 |
| 二、现代医学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 | 第21-26页 |
| (一) 肺间质纤维化的概念及分类的演变 | 第21-22页 |
| (二) 肺间质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22-25页 |
| (四) 现代医学对肺间质肺炎的治疗 | 第25-26页 |
| 三、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 第26-27页 |
| 四、益气养阴中药组方意义及现代药理研究 | 第27-30页 |
| (一) 组方意义 | 第27-29页 |
| (二) 现代药理研究 | 第29-30页 |
| 五、益气养阴法治疗IPF的疗效分析 | 第30-38页 |
| (一) 综合疗效分析 | 第30-31页 |
| (二) 对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 | 第31页 |
| (三) 对肺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 | 第31页 |
| (四) 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31页 |
| (五) 对肺部再感染和使用抗生素情况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六) 安全性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 第32-38页 |
| 综述 | 第3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录 | 第49-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论文著作 | 第56-61页 |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第6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