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二维图像的触觉特征建模与提取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触觉再现设备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触觉渲染理论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第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静电力触觉再现理论及系统原理第18-24页
    2.1 静电力触觉再现系统第18-20页
    2.2 静电力触觉再现原理第20-22页
        2.2.1 静电力触觉反馈基础理论第20-21页
        2.2.2 图像力触觉产生原理第21-22页
    2.3 图像特征概述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图像特征提取第24-44页
    3.1 形状恢复法第24-29页
        3.1.1 算法思想第24-26页
        3.1.2 图像局部粗糙度第26-27页
        3.1.3 算法仿真分析第27-29页
    3.2 频率分离法第29-31页
        3.2.1 算法原理第29-30页
        3.2.2 算法仿真分析第30-31页
    3.3 自适应纹理增强第31-37页
        3.3.1 自适应分数阶微分纹理增强第32-35页
        3.3.2 算法仿真分析第35-37页
    3.4 局部纹理特征提取第37-43页
        3.4.1 图像离散傅里叶变换第37-38页
        3.4.2 局部傅里叶变换纹理特征模型第38-41页
        3.4.3 算法仿真分析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图像静电力触觉渲染模型第44-62页
    4.1 静电力触觉参数模型第44-48页
        4.1.1 电压幅度-触觉关系第45-46页
        4.1.2 电压频率-触觉关系第46-48页
    4.2 基于图像形状的静电力触觉渲染第48-53页
        4.2.1 形状的静电力触觉模型第48-51页
        4.2.2 形状触觉感知实验第51-53页
    4.3 基于图像纹理的静电力触觉渲染第53-60页
        4.3.1 增强纹理的静电力触觉模型第53-57页
        4.3.2 局部纹理特征的静电力触觉模型第57-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5章 静电力触觉渲染算法有效性验证试验第62-68页
    5.1 软件界面设计第62页
    5.2 有效性验证第62-64页
    5.3 多种算法触觉反馈效果分析第64-67页
        5.3.1 定量分析第65-66页
        5.3.2 定性分析第66-67页
        5.3.3 算法适用性分析第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全文总结第68-70页
    6.1 工作总结第68-69页
    6.2 有待解决的问题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pring的学生就业求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B/S模式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