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5页 |
1.2 水泥泵活塞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水泥泵活塞结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活塞形态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水泥泵活塞材料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3 现有水泥泵活塞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水泥泵的工作原理和活塞的受力分析 | 第20-26页 |
2.1 水泥泵泵送单元的组成 | 第20页 |
2.2 水泥泵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2.2.1 泵送设备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2.2 高低压切换控制 | 第21-22页 |
2.3 水泥泵活塞受力分析 | 第22-26页 |
2.3.1 静态受力分析 | 第22-23页 |
2.3.2 动态受力分析 | 第23-26页 |
第3章 凹坑形柱塞的设计加工及密封试验 | 第26-48页 |
3.1 凹坑形柱塞的设计 | 第26-28页 |
3.2 动密封试验台 | 第28-30页 |
3.3 动密封试验方法与方案 | 第30-32页 |
3.3.1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3.3.2 试验方案 | 第31-32页 |
3.4 凹坑形柱塞加工 | 第32-33页 |
3.5 试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33-44页 |
3.5.1 试验数据统计 | 第34-35页 |
3.5.2 最优、最差凹坑形柱塞和光滑柱塞泄漏量的对比 | 第35-37页 |
3.5.3 极差分析 | 第37-39页 |
3.5.4 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 | 第39-44页 |
3.6 凹坑形结构对柱塞表面摩擦力的影响 | 第44-47页 |
3.7 结果讨论 | 第47-48页 |
第4章 光滑柱塞Workbench有限元分析 | 第48-58页 |
4.1 有限元分析与Workbench介绍 | 第48-49页 |
4.1.1 有限元法理论简介 | 第48-49页 |
4.1.2 Workbench及其优点 | 第49页 |
4.2 柱塞缸套摩擦副有限元计算 | 第49-55页 |
4.2.1 建立柱塞缸套摩擦副模型 | 第50页 |
4.2.2 定义材料属性 | 第50-51页 |
4.2.3 导入装配图 | 第51-52页 |
4.2.4 设置边界条件 | 第52-53页 |
4.2.5 划分模型网格 | 第53页 |
4.2.6 设定分析载荷步 | 第53-55页 |
4.3 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4.3.1 等效应力分析 | 第55-56页 |
4.3.2 接触压力分析 | 第56-58页 |
第5章 凹坑形柱塞密封性有限元分析及其验证试验 | 第58-82页 |
5.1 凹坑形柱塞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8-59页 |
5.2 凹坑形柱塞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59-64页 |
5.2.1 凹坑形柱塞等效应力分析 | 第60-62页 |
5.2.2 凹坑形柱塞接触压力分析 | 第62-64页 |
5.3 凹坑形结构对柱塞表面润滑效果的影响 | 第64-70页 |
5.4 凹坑深度对柱塞受力的影响 | 第70-73页 |
5.5 柱塞受力情况分析总结 | 第73页 |
5.6 柱塞强度校核 | 第73-76页 |
5.6.1 聚氨酯橡胶的性能 | 第73-74页 |
5.6.2 第一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 | 第74页 |
5.6.3 凹坑形柱塞的强度分析 | 第74-76页 |
5.7 柱塞最优凹坑直径探究及试验验证 | 第76-82页 |
5.7.1 柱塞唇部接触应力分析 | 第76-77页 |
5.7.2 对比试验 | 第77-82页 |
第6章 凹坑形柱塞密封机理研究 | 第82-90页 |
6.1 凹坑形柱塞表面润滑油动态观测 | 第82-87页 |
6.1.1 试验设备 | 第82-84页 |
6.1.2 试验过程 | 第84-85页 |
6.1.3 结果观测 | 第85-87页 |
6.2 凹坑形柱塞动密封机理分析 | 第87-90页 |
第7章 水泥泵活塞实际工况的数值模拟 | 第90-98页 |
7.1 HBT80.13.110S水泥泵 | 第90页 |
7.2 HBT80.13.110S水泥泵活塞的逆向建模 | 第90-91页 |
7.3 凹坑形水泥泵活塞的设计 | 第91-92页 |
7.4 标准水泥泵活塞和凹坑形活塞的有限元模拟 | 第92-96页 |
7.4.1 等效应力对比分析 | 第93-94页 |
7.4.2 接触压力对比分析 | 第94-95页 |
7.4.3 活塞表面润滑效果对比分析 | 第95-96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98-100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98-99页 |
8.2 工作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