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马铃薯育种概况 | 第9-10页 |
·世界马铃薯育种概况 | 第9-10页 |
·我国马铃薯育种概况 | 第10页 |
·我国马铃薯引种进展 | 第10-11页 |
·我国马铃薯引种概况 | 第11-15页 |
·水分胁迫下作物抗旱性的研究 | 第15-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17-22页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试验地自然概况 | 第17页 |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18-22页 |
·株高及发病率的测定 | 第18-19页 |
·主茎数、分枝数、匍匐茎层数、匍匐茎个数、块茎数的测定 | 第19页 |
·鲜重和干重 | 第19页 |
·地上、下器官测定 | 第19页 |
·碘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 | 第19页 |
·可溶性糖测定(参照邹琦葱酮法) | 第19页 |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a、β-淀粉酶活性(采用3,5 - 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 | 第20页 |
·块茎 N、P、K 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 | 第20页 |
·质膜透性中电导率的测定 | 第20-21页 |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 第21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21页 |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 第21-22页 |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丙酮乙醇水混合液法) | 第22页 |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参照朱广廉磺基水杨酸法) | 第22页 |
·产量测定及方法 | 第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50页 |
·在喷灌圈种植下不同马铃薯的分析研究 | 第22-36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生育期比较 | 第22-23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发病率研究 | 第23-24页 |
·全生育期株高变化 | 第24-25页 |
·全生育期整株鲜重变化 | 第25-26页 |
·块茎膨大期形态指标比较 | 第26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生物学分析 | 第26-27页 |
·块茎中干物质含量比较 | 第27-28页 |
·成熟期块茎中淀粉、可溶性糖含量比较 | 第28-29页 |
·成熟期还原性糖、蛋白质含量比较 | 第29-30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经济性状分析 | 第30-31页 |
·a-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比较 | 第31-32页 |
·块茎中 N、P、K 含量比较 | 第32-33页 |
·POD 同工酶分析 | 第33-35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分析 | 第35-36页 |
·不同控水处理条件下马铃薯中联红指标的分析比较 | 第36-50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生育期比较 | 第36-37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发病率比较 | 第37-38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形态指标分析 | 第38-39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经济性状分析 | 第39-40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品质比较 | 第40-42页 |
·不同处理的相对电导率比较 | 第42-43页 |
·不同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比较 | 第43-44页 |
·不同处理的 SOD 活性比较 | 第44-45页 |
·不同处理的 POD 活性比较 | 第45-46页 |
·不同处理的 CAT 活性比较 | 第46-47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比较 | 第47-48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脯氨酸含量比较 | 第48-49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产量比较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5页 |
·在马铃薯喷灌圈种植下不同马铃薯品种指标分析研究 | 第50-52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 | 第50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发病率 | 第50-51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形态指标 | 第51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物学特征 | 第51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品质特性 | 第51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经济性状 | 第51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理生化指标 | 第51-52页 |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分析 | 第52页 |
·在不同控水处理条件下马铃薯中联红的指标分析研究 | 第52-55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生育期研究 | 第52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发病率研究 | 第52-53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形态指标分析 | 第53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经济性状分析 | 第53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品质研究 | 第53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质膜透性研究 | 第53-54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保护酶系统研究 | 第54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叶绿素研究 | 第54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脯氨酸研究 | 第54页 |
·不同生育时期控水处理的产量分析比较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2008 年研究结果 | 第55页 |
·2009 年研究结果 | 第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