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其他机械元件论文

液膜密封空化效应的实验系统开发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0-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2.1 非接触式液膜密封第12-17页
        2.1.1 液膜密封的基本构成第12页
        2.1.2 液膜密封的工作原理第12-14页
        2.1.3 液膜密封的空化现象第14-17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5页
        2.2.1 液膜密封端面信息研究现状第17-19页
        2.2.2 液膜密封空化现象的研究现状第19-24页
        2.2.3 研究现状分析第24-25页
第三章 实验台主体和介质循环系统的设计第25-33页
    3.1 实验台主体的设计第25-28页
        3.1.1 实验台主体第25-26页
        3.1.2 电机的选型第26页
        3.1.3 变频器的选型第26-27页
        3.1.4 转速转矩传感器的选型第27-28页
    3.2 实验台主体对中测试第28-30页
    3.3 密封介质循环系统的开发第30-33页
        3.3.1 介质循环系统泵送装置第31页
        3.3.2 集束循环式电加热器第31-33页
第四章 测控系统的研究开发第33-48页
    4.1 LabVIEW虚拟仪器的简介第33-37页
        4.1.1 虚拟仪器的简介第33-35页
        4.1.2 LabVIEW简介第35-37页
    4.2 实验系统测控部分硬件设计第37-40页
        4.2.1 测控部分硬件设计原则第37-38页
        4.2.2 液膜密封端面信息测量方式的选择第38-40页
    4.3 实验数据采集、回放及其过程控制的模块设计第40-48页
        4.3.1 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第40-41页
        4.3.2 实验系统主控模块第41-43页
        4.3.3 实验数据采集模块第43-46页
        4.3.4 实验数据回放模块第46页
        4.3.5 实验过程的控制模块第46-48页
第五章 密封腔体的可视化设计及腔内流场分析第48-55页
    5.1 密封腔体的可视化设计第48页
    5.2 密封腔体内流场的分析第48-55页
        5.2.1 机械密封腔内流场模型第48-50页
        5.2.2 机械密封腔内流体的流动状态判断第50页
        5.2.3 密封腔内流场的数值计算第50-55页
第六章 液膜密封结构参数化系统开发第55-81页
    6.1 Pro/E参数化设计相关概述第55-60页
        6.1.1 Pro/E三维造型软件第55页
        6.1.2 Pro/E参数化设计第55-56页
        6.1.3 Pro/E二次开发工具第56-57页
        6.1.4 Pro/TOOLKIT二次程序开发第57-60页
    6.2 液膜密封结构设计程序第60-65页
        6.2.1 摩擦副的设计第60-63页
        6.2.2 辅助密封的设计第63页
        6.2.3 弹簧的设计第63-64页
        6.2.4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第64-65页
    6.3 液膜密封结构模型的建立第65-69页
        6.3.1 液膜密封零件库系统的结构第65-66页
        6.3.2 建立液膜密封结构的模型库第66-67页
        6.3.3 设置各模型的独立设计参数第67-68页
        6.3.4 设置用户自定义参数及与模型内部特征参数的关联第68-69页
    6.4 液膜密封参数化程序的二次开发第69-81页
        6.4.1 参数化程序的二次开发流程第69-71页
        6.4.2 液膜密封实体模型的更新模块第71-75页
        6.4.3 用户界面的设计第75-81页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MS公司小型钢件质量管理改善研究
下一篇:全光固体超快成像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