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链路状态快速感知的环路避免技术研究与仿真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主要工作 | 第11页 |
·论文章节 | 第11-12页 |
第2章 OSPF路由协议介绍 | 第12-23页 |
·OSPF路由协议特性 | 第14-15页 |
·OSPF基本工作原理 | 第15-23页 |
·层次化路由设计 | 第15-18页 |
·OSPF分组 | 第18页 |
·OSPF协议的运行 | 第18-23页 |
第3章 OSPF环路产生原因与避免原理 | 第23-34页 |
·环路的产生原因 | 第23-24页 |
·环路的避免方法 | 第24-30页 |
·单链路故障或故障恢复 | 第24-28页 |
·多链路故障或故障恢复 | 第28-30页 |
·无环收敛次序的计算 | 第30-34页 |
·单链路故障或故障恢复 | 第30-31页 |
·多链路故障或故障恢复 | 第31-34页 |
第4章 基于链路状态快速感知的环路避免技术 | 第34-46页 |
·无环收敛次序的计算条件 | 第34页 |
·基于定时器的环路避免机制的实现方案设计 | 第34-35页 |
·基于消息传递的环路避免机制的实现方案设计 | 第35-36页 |
·自适应路由控制系统介绍 | 第36-46页 |
·网络信息收集模块 | 第38-40页 |
·故障检测模块 | 第40-42页 |
·破坏度计算模块 | 第42-43页 |
·快速重路由模块 | 第43-45页 |
·策略选择模块 | 第45-46页 |
第5章 网络仿真平台SSFNET介绍 | 第46-54页 |
·SSFNET概述 | 第46页 |
·SSFNET框架模型 | 第46-47页 |
·SSFNET内核代码组织结构 | 第47-49页 |
·SSF.OS | 第47-49页 |
·SSF.Net | 第49页 |
·OSPF协议在SSFNET中的实现 | 第49-54页 |
·网络类型支持 | 第50页 |
·组播功能支持 | 第50页 |
·区域范围支持 | 第50页 |
·分组发送触发条件 | 第50页 |
·接口状态支持 | 第50-51页 |
·定时器时间参数 | 第51-54页 |
第6章 基于CR的环路避免技术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4-73页 |
·环路避免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 第54-56页 |
·需求规定 | 第54页 |
·运行环境 | 第54页 |
·基本设计概念 | 第54-55页 |
·模块结构设计 | 第55-56页 |
·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 第56页 |
·环路避免仿真系统详细设计说明 | 第56-73页 |
·环路避免启动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6-59页 |
·CM等待队列创建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9-64页 |
·CM包收发处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64-69页 |
·OSPF的路由更新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69-73页 |
第7章 环路避免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73-84页 |
·仿真测试环境介绍 | 第73-75页 |
·测试设备 | 第73页 |
·仿真网络拓扑 | 第73-74页 |
·故障场景 | 第74-75页 |
·仿真测试指标介绍 | 第75页 |
·测试用例清单 | 第75-79页 |
·测试用例清单 | 第76页 |
·测试用例详述 | 第76-79页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9-84页 |
·含环路由数目 | 第79-81页 |
·含环路由持续时间 | 第81-84页 |
第8章 结束语和工作展望 | 第84-86页 |
·总结 | 第84页 |
·下一步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研发成果 | 第89页 |
个人简历 | 第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录用文章 | 第89页 |
研发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