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钨酸盐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光催化技术概述第10-12页
        1.1.1 光催化原理第10-11页
        1.1.2 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 钨酸盐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β-SnWO_4光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ZnWO_4光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3 CuWO_4光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4页
        1.2.4 钨酸盐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第14-15页
    1.3 论文的选题意义与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薄层g-C_3N_4/β-SnWO_4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16-30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16-17页
        2.1.1 实验试剂第16页
        2.1.2 实验仪器第16-17页
    2.2 实验内容第17-20页
        2.2.1 薄层g-C_3N_4/β-SnWO_4的制备第17-18页
            2.2.1.1 薄层g-C_3N_4的制备第17-18页
            2.2.1.2 β-SnWO_4的制备第18页
            2.2.1.3 薄层g-C_3N_4/β-SnWO_4的制备第18页
        2.2.2 样品表征第18-19页
        2.2.3 样品光催化活性评价第19-2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0-29页
        2.3.1 XRD分析第20页
        2.3.2 SEM和TEM分析第20-21页
        2.3.3 UV-Vis分析第21-22页
        2.3.4 PL分析第22-23页
        2.3.5 IR分析第23页
        2.3.6 EDX分析第23-24页
        2.3.7 吸附性能分析第24-25页
        2.3.8 光催化性能分析第25-26页
        2.3.9 重复利用性分析第26-27页
        2.3.10 光催化机理分析第27-29页
    2.4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薄层g-C_3N_4/ZnWO_4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0-43页
    3.1 试剂与仪器第30-31页
        3.1.1 化学试剂第30页
        3.1.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3.2 实验内容第31-33页
        3.2.1 薄层g-C_3N_4/ZnWO_4的制备第31-32页
            3.2.1.1 薄层g-C_3N_4的制备第31-32页
            3.2.1.2 ZnWO_4的制备第32页
            3.2.1.3 薄层g-C_3N_4/ZnWO_4的制备第32页
        3.2.2 样品表征第32页
        3.2.3 样品光催化活性评价第32-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42页
        3.3.1 XRD分析第33页
        3.3.2 SEM和TEM分析第33-35页
        3.3.3 UV-Vis分析第35页
        3.3.4 PL分析第35-36页
        3.3.5 IR分析第36-37页
        3.3.6 EDX分析第37页
        3.3.7 吸附性能分析第37-38页
        3.3.8 光催化性能分析第38-40页
        3.3.9 重复利用性分析第40页
        3.3.10 光催化机理分析第40-42页
    3.4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CUS/CuW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43-56页
    4.1 试剂与仪器第43-44页
        4.1.1 实验试剂第43页
        4.1.2 实验仪器第43-44页
    4.2 实验内容第44-46页
        4.2.1 CuS/CuWO_4的制备第44-45页
            4.2.1.1 CuS的制备第44-45页
            4.2.1.2 CuWO_4的制备第45页
            4.2.1.3 CuS/CuWO_4的制备第45页
        4.2.2 样品表征第45页
        4.2.3 样品光催化活性评价第45-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5页
        4.3.1 XRD分析第46页
        4.3.2 SEM和TEM分析第46-48页
        4.3.3 UV-Vis分析第48-49页
        4.3.4 PL分析第49-50页
        4.3.5 IR分析第50页
        4.3.6 EDX分析第50-51页
        4.3.7 吸附性能分析第51-52页
        4.3.8 光催化性能分析第52页
        4.3.9 重复利用性分析第52-53页
        4.3.10 光催化机理分析第53-55页
    4.4 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绿色脱氢策略构建P(O)-S键和sp~3C-P(O)键
下一篇:非金属元素掺杂LiIn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