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与内容 | 第10-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道德选择相关概念和基本关系 | 第15-30页 |
2.1 道德与选择 | 第15-19页 |
2.1.1 道德 | 第15-17页 |
2.1.2 选择 | 第17-18页 |
2.1.3 道德选择 | 第18-19页 |
2.2 道德选择自由 | 第19-24页 |
2.2.1 自由 | 第19-21页 |
2.2.2 道德选择自由 | 第21-22页 |
2.2.3 道德选择自由相关关系 | 第22-24页 |
2.3 道德选择必然性 | 第24-30页 |
2.3.1 必然性 | 第24-26页 |
2.3.2 道德选择必然性的主客观因素 | 第26-27页 |
2.3.3 道德选择必然性的他律性与自律性 | 第27-30页 |
3 影响道德选择自由的因素 | 第30-39页 |
3.1 人身自由与道德人格是道德选择自由实现的首要条件 | 第30-32页 |
3.1.1 人身自由是道德选择自由实现的起点 | 第30-31页 |
3.1.2 道德人格是道德选择自由实现的内在可能性 | 第31-32页 |
3.2 意志自由是道德选择自由实现的前提 | 第32-34页 |
3.2.1 意志自由是道德选择自由实现的必要条件 | 第32-33页 |
3.2.2 发挥意志自由才能做出恰当的道德选择 | 第33-34页 |
3.3 社会自由是道德选择自由实现的外在可能性 | 第34-36页 |
3.3.1 道德选择自由实现的可能性由社会自由提供 | 第34-35页 |
3.3.2 社会自由程度影响道德选择自由实现程度 | 第35-36页 |
3.4 法律是道德选择自由实现的保障 | 第36-39页 |
3.4.1 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 第36-37页 |
3.4.2 法律维护道德选择自由的实现 | 第37-39页 |
4 获得道德选择自由的途径 | 第39-50页 |
4.1 通过实践获得道德选择自由 | 第39-43页 |
4.1.1 获得道德选择自由的物质条件 | 第39-40页 |
4.1.2 获得道德选择自由的精神条件 | 第40-41页 |
4.1.3 实践是获得道德选择自由的根本途径 | 第41-43页 |
4.2 认识并把握道德选择必然性 | 第43-45页 |
4.2.1 充分认识道德选择必然性 | 第43-44页 |
4.2.2 把握自由与必然辩证关系进行道德选择 | 第44-45页 |
4.3 理性获得道德选择自由 | 第45-50页 |
4.3.1 运用理性正确处理道德冲突问题 | 第45-47页 |
4.3.2 增强道德选择自觉性 | 第47-48页 |
4.3.3 正确处理道德选择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