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

CM-IMS网络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1页
   ·课题背景第10页
   ·论文主要内容及主要工作第10-11页
第二章 IMS概述第11-18页
   ·IMS概念第11页
   ·IMS产生的背景第11-12页
   ·IMS特点第12-14页
     ·网络特点第12页
     ·与传统软交换的区别第12-13页
     ·业务特点第13-14页
   ·IMS的网络架构和系统组成第14-16页
     ·IMS网络架构第14-15页
     ·IMS系统组成第15-16页
   ·IMS典型业务第16-18页
     ·信息类业务第16页
     ·多媒体呼叫话音业务第16页
     ·增强型呼叫管第16-17页
     ·群组业务第17页
     ·信息共享第17页
     ·在线娱乐第17-18页
第三章 CM-IMS组网分析第18-25页
   ·CM-IMS网络架构第18-19页
     ·接入层第18-19页
     ·承载层第19页
     ·核心控制层第19页
     ·业务层第19页
   ·CM-IMS网元设备功能及设置原则第19-23页
     ·CS、PS、承载网网元功能要求第19页
     ·IMS网元设备功能要求第19-22页
     ·IMS网元设备部署原则第22-23页
   ·CM-IMS提供的业务第23-25页
第四章 CM-IMS网络与现网关系第25-44页
   ·CM-IMS与中国移动CS域互通第25-26页
     ·CM-IMS网络与中国移动PLMN的互通通过MGCF与IM-MGW网元实现第25页
     ·MGCF/IM-MGW的功能要求第25页
     ·互通承载方式的选择第25-26页
   ·CM-IMS采用租用铁通号段与铁通PSTN网络的互通第26-27页
   ·CM-IMS采用铁通号段与其他运营商网络的互通第27页
   ·CM-IMS与信令网的互通原则第27页
   ·CM-IMS与PS域互通原则第27-28页
   ·CM-IMS与TD-SCDMA视频互通第28页
   ·CM-IMS路由原则第28-30页
     ·CM-IMS网内的路由第28-30页
     ·CM-IMS用户呼叫总体路由原则第30页
     ·CM-IMS用户呼叫具体原则第30页
   ·CM-IMS码号第30-37页
     ·CM-IMS用户标识及其编码原则第30-33页
     ·终端码号分配及导出方案第33-35页
     ·网络节点标识编码原则第35-36页
     ·码号资源需求第36-37页
   ·IP地址第37-41页
     ·IP地址规划与分配原则第37-38页
     ·VLAN划分原则第38-39页
     ·IP地址使用原则第39-40页
     ·TCP/IP端口号使用原则第40页
     ·CM-IMS设备私有IP地址需求第40页
     ·CM-IMS设备公有IP地址需求第40-41页
     ·CM-IMS用户IP地址需求第41页
   ·业务开放及漫游需现网配合的工作第41-43页
   ·支持的终端和接入方式第43-44页
第五章 G省移动IMS试点网络建设情况第44-66页
   ·试点背景第44页
   ·试点工程简要概况第44-45页
     ·建设需求第44-45页
     ·容量需求第45页
     ·其他需求第45页
   ·建设需考虑的相关问题第45-47页
     ·实现网络快速部署第45页
     ·尽可能降低对现有网络和业务的影响第45-46页
     ·业务精准定位第46页
     ·总体解决方案第46-47页
     ·话务模型第47页
   ·建设方案第47-63页
     ·总体组网情况第47-48页
     ·核心网组网情况第48-55页
     ·IMS试点互通情况第55-56页
     ·试点业务及平台建设情况第56-61页
     ·网管要求第61-62页
     ·计费第62-63页
   ·问题和经验总结第63-64页
     ·问题及解决方案第63-64页
     ·经验总结第64页
   ·结束语与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CDMA传输承载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广西电信固定电话网络的改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