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2-20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 基本框架 | 第17-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1. 本文的创新性 | 第18-19页 |
2. 本文的不足 | 第19-20页 |
二、文化霸权与国家文化安全概述 | 第20-29页 |
(一) 文化霸权概述 | 第20-21页 |
1. 文化霸权的概念 | 第20-21页 |
2. 文化霸权的实质 | 第21页 |
(二) 国家文化安全概述 | 第21-24页 |
1. 国家文化安全的概念 | 第21-22页 |
2. 国家文化安全的分类 | 第22-23页 |
3. 国家文化安全特征 | 第23-24页 |
(三) 文化霸权与国家文化安全 | 第24-29页 |
1. 文化霸权与国家文化安全的联系与区别 | 第24-26页 |
2. 西方文化霸权下我国政府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与意义 | 第26-29页 |
三、西方文化霸权下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一) 国家文化安全评估与分级 | 第29-30页 |
(二) 西方文化霸权下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现状 | 第30-35页 |
1. 我国抵御文化霸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探索 | 第31-32页 |
2. 我国在抵御文化霸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的不足 | 第32-35页 |
四、西方文化霸权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5-54页 |
(一) 文化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受到侵蚀 | 第35-40页 |
1. 营造“中国威胁论”,诋毁中国形象 | 第35-36页 |
2. 高举“自由”、“民主”和“人权”的“旗帜”,攻击我国各项制度 | 第36-39页 |
3. 诋毁公众人物,宣扬历史虚无主义 | 第39-40页 |
4. 资助国家分裂势力,要挟中国政府 | 第40页 |
(二) 文化经济安全:文化市场与产业受到威胁 | 第40-42页 |
1. 倾销文化产品,侵占我国文化市场 | 第41页 |
2. 大打“版权”牌,谋取巨额利润 | 第41-42页 |
(三) 文化社会安全:文化传统受到冲击,文化分裂势力抬头 | 第42-46页 |
1. 散布文化“鸦片”,带坏社会风气 | 第42-44页 |
2. 培植民族和宗教分裂势力,破坏社会稳定 | 第44-45页 |
3. 渗透国民教育,促使教育西化 | 第45-46页 |
(四) 文化资源安全:文化遗产危机凸显,文化人才流失严重 | 第46-49页 |
1. 侵占我国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安全危机凸显 | 第46-48页 |
2. 掠夺我国人才,培植“公知精英” | 第48-49页 |
(五) 文化信息安全:汉语地位受到冲击,舆论环境遭受破坏 | 第49-54页 |
1. 汉语地位受到冲击 | 第49-51页 |
2. 文化信息传播权陷于被动 | 第51-54页 |
五、世界主要国家文化安全政策及其启示 | 第54-62页 |
(一) 日本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及其启示 | 第54-58页 |
1. 日本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措施 | 第54-57页 |
2. 日本文化安全政策的启示 | 第57-58页 |
(二) 苏联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及其教训 | 第58-62页 |
1. 苏联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 | 第58-60页 |
2. 苏联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的教训 | 第60-62页 |
六、抵御西方文化霸权,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对策建议 | 第62-72页 |
(一) 占领国家文化安全主阵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第62-64页 |
1. 坚持党的领导 | 第62-63页 |
2.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第63-64页 |
3.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 第64页 |
(二) 提高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构筑文化安全管理体系 | 第64-68页 |
1. 提高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第65-66页 |
2. 构建国家文化安全危机管理机制 | 第66-67页 |
3. 建立和健全文化安全管理法制体系 | 第67-68页 |
(三)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 第68-70页 |
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 第68-69页 |
2. 培养文化人才,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 第69页 |
3. 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文化市场 | 第69-70页 |
(四) 加强文化传播能力,提升文化话语权 | 第70-72页 |
1. 转变文化传播战略,树立文化传播新理念 | 第70页 |
2. 提高文化传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文化传播媒体的国际竞争力 | 第70-71页 |
3. 加强网络管理,提高网络宣传能力 | 第71-72页 |
五、加强国际文化交往,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 第72-75页 |
1.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形象 | 第72-73页 |
2. 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共同抵御文化霸权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