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兔模型并鉴定 | 第16-2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2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2.1 实验动物、实验药品 | 第16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6-17页 |
2.3 实验试剂配制 | 第17页 |
3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3.1 实验动物分组及造模 | 第17-18页 |
3.2 免股骨头坏死模型的鉴定 | 第18页 |
3.3 统计学处理 | 第18页 |
4 结果 | 第18-19页 |
4.1 动物一般情况观察 | 第18-19页 |
4.2 组织光镜观察结果 | 第19页 |
5 讨论 | 第19-22页 |
5.1 现有模型制备的方法 | 第19-20页 |
5.2 现有模型的动物选择 | 第20页 |
5.3 本造模法的评价 | 第20-21页 |
5.4 关于降低造模动物死亡率的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补肾活血汤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生物力学观察 | 第22-28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2-23页 |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2页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2-23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23页 |
3 结果 | 第23-25页 |
3.1 材料力学 | 第23-24页 |
3.2 结构力学 | 第24-25页 |
4 讨论 | 第25-28页 |
4.1 SANFH的骨质疏松学说 | 第25页 |
4.2 各组骨生物力学的差异 | 第25-28页 |
第三章 补肾活血汤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28-33页 |
1 实验目的 | 第28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1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8页 |
2.2 实验耗材 | 第28页 |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8-29页 |
3.1 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3.2 钙含量测定 | 第29页 |
3.3 统计学处理 | 第29页 |
4 结果 | 第29-30页 |
4.1 羟脯氨酸测定结果 | 第29-30页 |
4.2 钙含量测定结果 | 第30页 |
5 讨论 | 第30-33页 |
5.1 骨的组成 | 第30-31页 |
5.2 羟脯氨酸与骨的关系 | 第31页 |
5.3 钙与骨代谢的关系 | 第31-32页 |
5.4 本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补肾活血汤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3-6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2 实验材料 | 第33-36页 |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3-35页 |
2.2 实验耗材 | 第35-36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6-51页 |
3.1 补肾活血汤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6-44页 |
3.2 补肾活血汤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4-50页 |
3.3 统计学处理 | 第50-51页 |
4 结果 | 第51-58页 |
4.1 蛋白各指标灰度图 | 第51-52页 |
4.2 各指标蛋白条带数据分析结果 | 第52-54页 |
4.3 总RNA的纯度和浓度测定 | 第54页 |
4.4 股骨头各基因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5 讨论 | 第58-62页 |
5.1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的相关性 | 第58页 |
5.2 Wnt信号通路概况 | 第58-60页 |
5.3 Wnt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 第60页 |
5.4 本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不足和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文献综述 | 第72-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