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略词对照 | 第1-9页 |
| 摘要 | 第9-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13-18页 |
| 1 前言 | 第18-20页 |
| 2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动物 | 第20页 |
| ·药物与试剂 | 第20-21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21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21-29页 |
| ·动物分组及给药 | 第21-22页 |
| ·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建立 | 第22-24页 |
| ·体重变化的测定 | 第24页 |
| ·自主活动次数测定 | 第24页 |
| ·悬尾不动时间的测定 | 第24-25页 |
| ·糖水摄入量的测定 | 第25页 |
| ·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测定 | 第25页 |
| ·细胞因子的检测 | 第25-27页 |
| ·样本处理 | 第25页 |
| ·IL-6 的测定 | 第25-26页 |
| ·TNF-α的测定 | 第26-27页 |
| ·蛋白激酶A(PKA)的检测 | 第27-29页 |
| ·取材和切片制备 | 第27页 |
| ·常规HE 染色步骤 | 第27-28页 |
| ·免疫组化方法 | 第28-29页 |
| 4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 5 结果 | 第29-41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CUMS)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第29-30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 CUMS 抑郁大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 | 第30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 CUMS 抑郁大鼠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 | 第30-31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CUMS 抑郁大鼠糖水摄入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CUMS抑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第32-35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 CUMS 抑郁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35-36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CUMS 抑郁大鼠血清IL-6 水平的影响 | 第35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CUMS 抑郁大鼠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 | 第35-36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CUMS 抑郁大鼠脑内PKA 神经元数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CUMS 抑郁大鼠海马、皮层PKA 表达的影响 | 第38-41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CUMS 抑郁大鼠海马PKA 表达的影响 | 第38-39页 |
| ·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CUMS 抑郁大鼠皮层PKA 表达的影响 | 第39-41页 |
| 6 讨论 | 第41-49页 |
| ·氟西汀(4mg/kg)联合阿司匹林(10mg/kg)可以改善 CUMS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其抗抑郁效应优于氟西汀(4mg/kg)组 | 第41-42页 |
| ·氟西汀(4mgg/kg)联合阿司匹林(10mg/kg)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失衡、脑内 PKA 神经元数量及阳性表达,可能是其发挥抗抑郁效应的机制之一。 | 第42-46页 |
| ·氟西汀(2mg/kg)联合阿司匹林(10mg/kg),显示其抗抑郁效应强度与氟西汀(4mg/kg)组相当。 | 第46-49页 |
| 7 结论 | 第49-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综述: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成人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 第58-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