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0页 |
1.1 立题依据 | 第12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喀斯特生境碳酸盐岩与营养生态学研究 | 第12-13页 |
1.2.2 丛枝菌根真菌的概念和特点 | 第13-14页 |
1.2.3 丛枝菌根真菌营养生态学研究 | 第14-17页 |
1.2.4 喀斯特生境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学研究 | 第17页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17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1 施加外源性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 | 第18页 |
1.5.2 施加外源性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樟树养分的影响 | 第18页 |
1.5.3 施加外源性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18-19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供试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2.1 试验装置与处理 | 第20-21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2.2.1 供试菌种 | 第21页 |
2.2.2 供试土壤 | 第21页 |
2.2.3 供试植物 | 第21-22页 |
2.2.4 同位素标记品 | 第22页 |
2.3 指标测定及方法 | 第22-24页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62页 |
3.1 施加外源性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 | 第25-30页 |
3.1.1 施加外源碳酸钙对樟树幼苗根系侵染率、土壤孢子密度及菌丝密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2 施加外源碳酸钙与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表型性状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3 施加外源碳酸钙与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根系性状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4 施加外源碳酸钙与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5 小结 | 第29-30页 |
3.2 施加外源性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养分的影响 | 第30-39页 |
3.2.1 施加外源碳酸钙与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氮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2 施加外源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磷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3 施加外源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钙的影响 | 第34-37页 |
3.2.4 施加外源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碳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5 小结 | 第38-39页 |
3.3 施加外源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39-54页 |
3.3.1 施加外源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不同粒径土壤氮的影响 | 第39-42页 |
3.3.2 施加外源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不同粒径土壤磷的影响 | 第42-45页 |
3.3.3 施加外源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不同粒径土壤碳含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3.3.4 施加外源碳酸钙与AM菌丝体对不同粒径土壤 δ13C值的差异 | 第47-49页 |
3.3.5 施加外源碳酸钙与AM菌丝体对不同粒径土壤球囊霉素含量的差异 | 第49-52页 |
3.3.6 施加外源碳酸钙与AM菌丝体对不同粒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差异 | 第52-53页 |
3.3.7 小结 | 第53-54页 |
3.4 外源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养分和土壤性状影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第54-62页 |
3.4.1 施加外源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樟树幼苗养分的影响 | 第55-56页 |
3.4.2 施加外源碳酸钙和AM菌丝体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56-60页 |
3.4.3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2-65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5-6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5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
图版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