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践--以威远县新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土地整理项目合理开展的保障第9-10页
        1.2.2 顺利实现土地整理项目目标的重要措施第10页
        1.2.3 为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的途径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5页
        1.3.1 国外研究动态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动态第11-15页
        1.3.3 文献述评第15页
2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第15-18页
    2.1 理论基础第15-17页
        2.1.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第15-16页
        2.1.2 土地经济供给理论第16页
        2.1.3 人地协调理论第16页
        2.1.4 景观生态理论第16-17页
        2.1.5 系统工程理论第17页
    2.2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原则第17-18页
        2.2.1 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第17页
        2.2.2 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第17页
        2.2.3 综合效益原则第17-18页
        2.2.4 协调性原则第18页
        2.2.5 时序性原则第18页
3 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第18-21页
    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3.2 研究目的第19页
    3.3 思路框架第19-21页
4 项目区情况第21-25页
    4.1 自然条件第21-23页
        4.1.1 地理位置第21页
        4.1.2 地形、地貌第21页
        4.1.3 水文第21页
        4.1.4 气候第21-22页
        4.1.5 土壤第22页
        4.1.6 主要植物第22页
        4.1.7 自然灾害第22-23页
    4.2 社会经济状况第23-24页
        4.2.1 人口情况第23页
        4.2.2 经济发展水平第23-24页
        4.2.3 科技发展水平第24页
    4.3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第24-25页
        4.3.1 交通基础设施第24页
        4.3.2 农田水利设施第24页
        4.3.3 电力基础设施第24-25页
        4.3.4 生态状况第25页
5 项目分析第25-36页
    5.1 项目合法性分析第25-26页
    5.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26-29页
        5.2.1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第26-29页
        5.2.2 项目区土里利用存在的问题第29页
    5.3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第29-31页
        5.3.1 土地整理增加土地计算第29页
        5.3.2 土地整理工程占地规模第29-31页
        5.3.3 净增耕地面积第31页
    5.4 水资源平衡分析第31-34页
        5.4.1 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第31-32页
        5.4.2 供水量计算第32-33页
        5.4.3 需水量估算第33-34页
        5.4.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第34页
    5.5 土地适宜性分析第34-35页
    5.6 公众参与分析第35-36页
6 规划设计方案及建设内容第36-47页
    6.1 规划设计目标及标准第36-37页
        6.1.1 规划设计目标第36页
        6.1.2 规划设计标准第36-37页
    6.2 规划设计方案第37-46页
        6.2.1 规划方案优化比较第37-38页
        6.2.2 项目工程总体布局第38页
        6.2.3 主要工程内容第38-46页
    6.3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第46-47页
        6.3.1 权属调整的原则第46页
        6.3.2 土地权属确认和权益分配第46页
        6.3.3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第46-47页
7 效益分析第47-56页
    7.1 经济效益评价第47-54页
        7.1.1 费用计算第48页
        7.1.2 效益计算第48-50页
        7.1.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第50-54页
    7.2 社会效益评价第54页
    7.3 生态效益评价第54-55页
    7.4 风险分析第55-56页
        7.4.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第55页
        7.4.2 风险程度分析第55-56页
        7.4.3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第56页
8 结论与建议第56-58页
    8.1 结论第56-57页
    8.2 建议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庆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区域技术创新对金融业集聚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