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1-2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8页 |
| 1.1.1 《内科护理学》课程性质、内容及重要性 | 第11-12页 |
| 1.1.2 《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1.1.3 微课程定义及发展 | 第13-16页 |
| 1.1.4 微课程在内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 第16-18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0-31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 2.1.1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 2.1.2 排除标准 | 第20页 |
| 2.2 样本量计算及抽样方法 | 第20-21页 |
| 2.3 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 2.3.1《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微课程设计 | 第21-24页 |
| 2.3.2《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微课程应用 | 第24-25页 |
| 2.4 评价工具 | 第25-28页 |
| 2.4.1 一般资料问卷 | 第26页 |
| 2.4.2 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 | 第26-27页 |
| 2.4.3 护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 | 第27页 |
| 2.4.4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 第27页 |
| 2.4.5 微课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第27-28页 |
| 2.5 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 2.5.1 实验操作考核 | 第28页 |
| 2.5.2 实验理论考核 | 第28页 |
| 2.5.3 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自我效能评价 | 第28-29页 |
| 2.5.4 微课教学效果评价 | 第29页 |
| 2.6 质量控制 | 第29-30页 |
| 2.6.1 资料控制 | 第29页 |
| 2.6.2 微课程应用控制 | 第29-30页 |
| 2.6.3 教师控制 | 第30页 |
| 2.6.4 学生控制 | 第30页 |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30-31页 |
| 第三部分 结果 | 第31-36页 |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31页 |
| 3.2 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 第31-32页 |
| 3.3 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 第32-34页 |
| 3.4 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 第34页 |
| 3.5 两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比较 | 第34-35页 |
| 3.6 微课教学效果分析 | 第35-36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36-44页 |
| 4.1 微课程应用对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 4.2 微课程教学对护生临床评判思维能力的影响 | 第37-38页 |
| 4.3 微课程教学对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 | 第38-41页 |
| 4.3.1 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 第38-39页 |
| 4.3.2 对学习计划与实施的影响 | 第39-40页 |
| 4.3.3 对学习监测的影响 | 第40页 |
| 4.3.4 对人际沟通的影响 | 第40-41页 |
| 4.4 微课程教学对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第41-43页 |
| 4.5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43-44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综述 微课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 第4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附录(一) | 第60-61页 |
| 附录(二) | 第61-64页 |
| 附录(三) | 第64-65页 |
| 附录(四) | 第65-66页 |
| 附录(五)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