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东北林蛙与中国林蛙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对象第9-10页
        1.1.1 东北林蛙第9页
        1.1.2 中国林蛙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1 两栖类的两性异形及地理变异第10-11页
        1.2.2 两栖类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第11页
        1.2.3 两栖类生殖力的地理变异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第2章 东北林蛙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第13-23页
    2.1 实验材料第13-14页
    2.2 实验方法第14-15页
        2.2.1 标本测量第14-15页
        2.2.2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15页
    2.3 实验结果第15-21页
        2.3.1 东北林蛙两性异形的地理变异第15-17页
        2.3.2 东北林蛙雌性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第17-18页
        2.3.3 东北林蛙雄性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第18-19页
        2.3.4 东北林蛙形态特征地理变异的因子分析第19-21页
    2.4 讨论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中国林蛙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第23-31页
    3.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3.2 实验方法第24页
    3.3 实验结果第24-30页
        3.3.1 中国林蛙两性异形的地理变异第24-26页
        3.3.2 中国林蛙雌性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第26-27页
        3.3.3 中国林蛙雄性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第27-28页
        3.3.4 中国林蛙形态特征地理变异的因子分析第28-30页
    3.4 讨论第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两种林蛙不同种群雌性形态大小与繁殖输出的研究第31-36页
    4.1 实验材料第31页
    4.2 实验方法第31-32页
        4.2.1 两种林蛙雌性形态特征的测量第31页
        4.2.2 两种林蛙雌性生殖力的测量第31页
        4.2.3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31-32页
    4.3 实验结果第32-34页
        4.3.1 东北林蛙雌性的大小与繁殖输出第32-33页
        4.3.2 中国林蛙雌性的大小与繁殖输出第33-34页
    4.4 讨论第34-35页
    4.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附表1 东北林蛙不同地理种群形态特征度量表第46-50页
附表2 中国林蛙不同地理种群形态特征度量表第50-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度对东北林蛙不同地理种群体温和体温调节能力的影响
下一篇:槲蕨生殖发育及其与蔗糖浓度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