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狮子艺术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9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7-8页 |
| 二、研究现状与背景 | 第8页 |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8-9页 |
| 第一章 中国狮子艺术的起源 | 第9-21页 |
| 第一节 早期中国狮子的文献记载 | 第9-13页 |
| 第二节 早期中国狮子遗存与形态特征 | 第13-18页 |
| (一)东汉时期狮子遗存与形态特征 | 第13-15页 |
| (二)南朝时期狮子遗存与形态特征 | 第15-17页 |
| (三)北朝时期狮子遗存与形态特征 | 第17-18页 |
| 第三节 狮子母题与佛教的传入 | 第18-19页 |
| 第四节 本课题的界定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中国民间狮子艺术的形态与类型 | 第21-29页 |
| 第一节 壁画中的狮子 | 第21-22页 |
| 第二节 守门狮子 | 第22-23页 |
| 第三节 墓道狮子 | 第23-24页 |
| 第四节 金银器狮纹 | 第24-25页 |
| 第五节 炕头狮子 | 第25-26页 |
| 第六节 太狮少狮 | 第26页 |
| 第七节 舞狮子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中国民间狮子艺术的功能 | 第29-32页 |
| 第一节 民间狮子艺术与民间信仰 | 第29-30页 |
| 第二节 民间狮子艺术与民俗活动 | 第30页 |
| 第三节 民间狮子艺术与娱乐生活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中国民间狮子艺术的内涵 | 第32-36页 |
| 第一节 宗教的内涵 | 第32页 |
| 第二节 吉祥的寓意 | 第32-33页 |
| 第三节 审美的特色 | 第33-36页 |
| (一) 实用美 | 第33-34页 |
| (二) 装饰美 | 第34页 |
| (三) 朴素美 | 第34-35页 |
| (四) 直观美 | 第35页 |
| (五) 趣味性 | 第35-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附录 | 第40-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