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广东省河长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4.1 文献分析法第16页
        1.4.2 比较分析法第16页
        1.4.3 案例分析法第16页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1.6 可能存在的研究创新第17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阐释第17-23页
    2.1 相关概念第17-21页
        2.1.1 河长制第17-19页
        2.1.2 流域水环境治理第19-20页
        2.1.3 政府“失灵”第20-21页
    2.2 基本理论阐释第21-23页
        2.2.1 协同治理理论第21-22页
        2.2.2 整体治理理论第22-23页
第三章 广东省河长制概述第23-31页
    3.1 广东省水资源环境概述第23-24页
    3.2 广东省河长制的主要内容第24-29页
        3.2.1 广东省河长制相关政策文件梳理第24-26页
        3.2.2 广东省河长制治理的参与主体第26-27页
        3.2.3 广东省河长制治理的工作机制第27-29页
    3.3 广东省河长制政策成效概述第29-31页
第四章 广东省河长制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1-38页
    4.1 广东省河长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1-34页
        4.1.1 “运动式”治理缺乏长效机制第31-32页
        4.1.2 河长制考核机制流于形式第32-33页
        4.1.3 河长制治理工程监管不力第33页
        4.1.4 政府间跨部门沟通不足第33-34页
    4.2 广东省河长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38页
        4.2.1 人治作用突出,河长工作负荷较大第34-35页
        4.2.2 公众参与度较低第35-36页
        4.2.3 企业参与度低第36页
        4.2.4 河长制信息化保障措施不足第36-38页
第五章 国内外水环境治理实践经验借鉴第38-41页
    5.1 湖南湘潭市以非政府组织为中介加强公众参与第38页
    5.2 西欧莱茵河流域的法制化建设经验第38-39页
    5.3 浙江绍兴市和江苏无锡市的政企合作经验第39-40页
    5.4 我国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研究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技术平台第40-41页
第六章 优化广东省河长制的对策建议探索第41-45页
    6.1 引导培育社会组织,加强公众参与第41-42页
    6.2 构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机制第42页
    6.3 健全考核机制,增加激励作用第42-43页
    6.4 完善法制建设,构建长效机制第43-44页
    6.5 提升科学技术,加强保障措施第44-45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第45-47页
    7.1 研究结论第45页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演变及其创新研究
下一篇:中苏论战中关于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的争论及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