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依兰矿区煤层气成藏特征及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9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依兰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第14-15页
    1.3 课题来源第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5-17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思路第15-17页
    1.5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量第17页
    1.6 论文主要成果及认识第17-19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9-2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20页
        2.1.1 位置、范围及面积第19页
        2.1.2 自然地理及交通状况第19-20页
    2.2 构造条件第20-22页
    2.3 地层第22-24页
    2.4 水文地质条件第24-26页
第3章 煤储层特征第26-45页
    3.1 煤储层的物质组成第26-32页
        3.1.1 煤岩学分析第26-30页
        3.1.2 煤质分析第30-32页
    3.2 储层压力及温度第32-39页
        3.2.1 储层压力第32-35页
        3.2.2 地应力第35-38页
        3.2.3 储层温度第38-39页
    3.3 储层物性特征第39-45页
        3.3.1 孔隙与裂隙特征第39-41页
        3.3.2 渗透性特征第41-42页
        3.3.3 吸附性特征第42-45页
第4章 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第45-54页
    4.1 含气量第45-48页
    4.2 气体成分及成因第48-50页
    4.3 含气饱和度第50页
    4.4 含气性控制因素第50-53页
        4.4.1 煤层埋深第50-51页
        4.4.2 煤层厚度第51-52页
        4.4.3 煤的物质组分第52-53页
        4.4.4 其他条件第53页
    4.5 煤层气风化带第53-54页
第5章 煤层气成藏特征第54-73页
    5.1 煤层气藏划分第54页
    5.2 成藏条件分析第54-67页
        5.2.1 气源条件第55-59页
        5.2.2 储集条件第59-64页
        5.2.3 保存条件第64-67页
    5.3 成藏过程分析第67-71页
        5.3.1 构造演化史第68-69页
        5.3.2 沉积埋藏史第69页
        5.3.3 煤层气演化史第69-71页
    5.4 成藏特征第71-73页
        5.4.1 成藏机理第71-72页
        5.4.2 成藏模式第72-73页
第6章 煤层气综合评价第73-84页
    6.1 评价内容及方法第73-75页
        6.1.1 评价内容第73页
        6.1.2 选区评价的关键因素分析第73-74页
        6.1.3 选区评价方法第74-75页
    6.2 煤层气资源评价第75-81页
        6.2.1 煤层气资源储量分级第75页
        6.2.2 计算方法第75-77页
        6.2.3 煤层气资源量第77-78页
        6.2.4 资源丰度第78-79页
        6.2.5 煤层气资源类别第79-81页
    6.3 煤层气选区评价第81-84页
        6.3.1 有利区块评价第81-83页
        6.3.2 有利区优选第83-84页
结论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碳酸盐岩分布研究
下一篇:白龙江碧口~舟曲干流段滑坡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