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济南旧工业建筑的适应性改造与再利用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相关概念第10-12页
        1.2.1 工业遗产第10-11页
        1.2.2 旧工业建筑第11页
        1.2.3 适应性第11页
        1.2.4 改造与再利用第11-12页
        1.2.5 可持续发展第12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创新点第12-13页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3.2 研究创新点第12-13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4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页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6页
        1.5.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6 研究框架第16-18页
第二章 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典型案例调研及存在问题分析第18-32页
    2.1 北京第18-23页
        2.1.1 北京胶印厂改造——77文化创意园区第18-21页
        2.1.2 北京市朝阳区酿酒厂改造——酒厂·ART国际艺术园第21-23页
    2.2 上海第23-29页
        2.2.1 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改造——1933老场坊第23-26页
        2.2.2 原上海第五化学纤维厂改造——尚街loft五维创意园第26-29页
    2.3 成都第29-32页
        2.3.1 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改造——“东郊记忆”音乐主题公园第29-32页
第三章 济南旧工业建筑现状概况第32-48页
    3.1 济南旧工业建筑发展历程第32-33页
    3.2 济南旧工业建筑分布情况第33-35页
    3.3 济南旧工业建筑部分代表案例调研及分析第35-43页
        3.3.1 西街工坊第35-37页
        3.3.2 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第37-40页
        3.3.3 老商埠九号创意产业园第40-43页
    3.4 济南旧工业建筑价值分析第43-45页
        3.4.1 历史史料价值第43页
        3.4.2 艺术美学价值第43页
        3.4.3 区位资源价值第43-44页
        3.4.4 建筑技术价值第44页
        3.4.5 生态环境价值第44页
        3.4.6 社会人文价值第44-45页
        3.4.7 空间使用价值第45页
    3.5 济南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存在的问题第45-48页
        3.5.1 相关制度与法律不完善第45页
        3.5.2 所在企业价值认同感缺失第45-46页
        3.5.3 民众参与度较低第46页
        3.5.4 建筑本身低能耗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滞后第46-48页
第四章 济南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策略的研究第48-52页
    4.1 适应性改造与再利用的原则第48-49页
        4.1.1 价值传承原则第48页
        4.1.2 本原性原则第48页
        4.1.3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8-49页
        4.1.4 综合效益原则第49页
    4.2 适应性改造与再利用的模式第49-52页
        4.2.1 历史展现模式第49-50页
        4.2.2 文化创意产业模式第50页
        4.2.3 空间环境重组模式第50-51页
        4.2.4 商业综合模式第51-52页
第五章 案例改造——D17文化创意产业园(老济南老啤酒厂)适应性改造与再利用第52-72页
    5.1 项目介绍第52页
        5.1.1 D17文化创意产业园历史背景第52页
    5.2 D17文化创意产业园现状调研第52-56页
        5.2.1 资料汇总整理第52-53页
        5.2.2 园区建筑布局与现状第53-56页
        5.2.3 周边建筑环境第56页
        5.2.4 周边交通环境第56页
        5.2.5 优势及劣势分析第56页
    5.3 D17文化创意产业园设计任务第56页
    5.4 D17文化创意产业园方案设计第56-72页
        5.4.1 设计概念及构思第56-58页
        5.4.2 园区整体规划第58页
        5.4.3 前广场区适应性改造与再利用设计第58-61页
        5.4.4 商业综合楼区域适应性改造与再利用设计第61-67页
        5.4.5 后办公区域适应性改造与再利用设计第67-72页
第六章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附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刚度比的断柱顶升改造的框架结构抗震分析
下一篇:基于性能的SMA-FRP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