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矫形学论文--义齿学论文

义齿种植数字化导向装置建模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1-12页
缩略词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口腔种植医疗发展现状第13-17页
        1.2.1 传统口腔种植导向装置技术第14-15页
        1.2.2 数字化印模技术第15页
        1.2.3 数字化口腔种植导向装置技术第15-17页
        1.2.4 增材制造技术第17页
    1.3 国内外计算机辅助种植技术的发展第17-19页
    1.4 面向口腔数字化设计的建模技术第19-21页
        1.4.1 三角网格模型特征线提取技术第19页
        1.4.2 统计模型三维重建技术第19-20页
        1.4.3 三维网格模型变形算法第20-21页
    1.5 本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基于A*搜索策略的生物特征线提取算法第23-38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基于A*搜索策略特征线提取流程第23-24页
    2.3 三维模型特征信息第24-28页
        2.3.1 特征信息第24页
        2.3.2 计算法矢、主曲率与主方向第24-28页
    2.4 牙齿生物特征线提取技术第28-35页
        2.4.1 A*搜索策略第28-30页
        2.4.2 提取牙齿颌面特征线第30-34页
        2.4.3 特征线路径优化第34-35页
    2.5 试验与分析第35-37页
        2.5.1 权重因子对特征线提取效果的影响第35页
        2.5.2 对嵌体类预备体的提取效果第35-36页
        2.5.3 其他模型的提取效果第36页
        2.5.4 与常见逆向工程软件的对比第36页
        2.5.5 试验结果分析第36-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基于统计模型的牙冠重建技术第38-52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基于统计模型重建算法流程第38-39页
    3.3 统计模型理论第39-43页
        3.3.1 牙齿样本数据获取方法第39页
        3.3.2 广义普氏分析对齐第39-41页
        3.3.3 平均牙冠模型第41-42页
        3.3.4 统计形变模型第42-43页
    3.4 缺损牙体曲面重建第43-46页
        3.4.1 最小二乘法求解形变参数第44-45页
        3.4.2 贝叶斯定理第45-46页
    3.5 试验与分析第46-50页
        3.5.1 平均牙冠模型试验第46-47页
        3.5.2 统计形变模型试验第47-50页
        3.5.3 重建性能试验第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牙齿参数化变形设计研究第52-59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基于参数化的模型变形算法流程第52-53页
    4.3 牙体特征点、特征区域的定义第53-54页
    4.4 修复体参数设计第54页
    4.5 特征曲线驱动修复体局部变形第54-56页
        4.5.1 曲线驱动变形原理第54-55页
        4.5.2 特征曲线构造第55页
        4.5.3 曲线-曲面映射关系建立第55页
        4.5.4 局部变形操作第55-56页
    4.6 修复体参数化变形第56-57页
        4.6.1 平均牙冠模型预处理操作第56页
        4.6.2 修复牙冠局部参数化变形第56-57页
    4.7 试验与分析第57-58页
        4.7.1 平均牙冠预处理试验第57页
        4.7.2 平均牙冠主成分分析试验第57-58页
        4.7.3 牙冠参数化变形试验第58页
    4.8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义齿种植数字化导向装置设计系统的实现第59-64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第59-62页
        5.2.1 系统设计路线第59-60页
        5.2.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第60-62页
    5.3 义齿种植导向装置设计实例第62-63页
    5.4 本文设计系统主要特点第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总结第64页
    6.2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磨牙症辅助诊断技术研究
下一篇:个性化牙体预备导板离散建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