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方法 | 第16-22页 |
2.1 Web应用特性 | 第16-17页 |
2.2 脚本化测试 | 第17-18页 |
2.3 基于抽象语法树的程序变换 | 第18-19页 |
2.4 字节码插桩技术 | 第19页 |
2.5 Java调试接口 | 第19-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Java Web应用内存膨胀测试框架 | 第22-31页 |
3.1 待测对象结构特征 | 第22-24页 |
3.2 Web应用生命期特征 | 第24-26页 |
3.2.1 生命周期 | 第24-25页 |
3.2.2 内存使用特征 | 第25-26页 |
3.3 测试用例 | 第26-29页 |
3.3.1 测试脚本 | 第26-27页 |
3.3.2 功能与内存性能测试脚本 | 第27-29页 |
3.4 Web应用内存膨胀测试框架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面向内存膨胀的测试脚本预测排序 | 第31-49页 |
4.1 总体方法 | 第31-35页 |
4.1.1 预测排序框架 | 第31-34页 |
4.1.2 内存膨胀特征矩阵 | 第34-35页 |
4.2 内存膨胀风险特征 | 第35-39页 |
4.2.1 基于Java语言内存指令的内存膨胀风险特征 | 第36-37页 |
4.2.2 基于系统资源分配动作的内存膨胀风险特征 | 第37页 |
4.2.3 基于内存表现的内存膨胀风险特征 | 第37-38页 |
4.2.4 基于属性域使用的内存膨胀风险特征 | 第38页 |
4.2.5 基于脚本表现的内存膨胀风险特征 | 第38页 |
4.2.6 基于垃圾收集次数的内存膨胀风险特征 | 第38-39页 |
4.3 内存膨胀风险特征的选择方法 | 第39-40页 |
4.4 实验 | 第40-48页 |
4.4.1 实验对象 | 第40-41页 |
4.4.2 缺陷注入 | 第41-43页 |
4.4.3 实验分析 | 第43-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面向内存膨胀的测试脚本增强与优化 | 第49-60页 |
5.1 Web应用测试脚本优化 | 第49-53页 |
5.1.1 脚本语句服务器端相关性分析 | 第49-52页 |
5.1.2 测试脚本自动优化方法 | 第52-53页 |
5.2 Web应用测试脚本增强 | 第53-57页 |
5.2.1 脚本循环增强 | 第53-55页 |
5.2.2 脚本并发增强 | 第55-57页 |
5.2.3 脚本拼接增强 | 第57页 |
5.3 实验 | 第57-59页 |
5.3.1 实验对象 | 第57-58页 |
5.3.2 实验分析 | 第58-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系统实现 | 第60-70页 |
6.1 系统设计 | 第60-62页 |
6.2 脚本预测模块实现 | 第62-66页 |
6.2.1 字节码插桩管理 | 第63-64页 |
6.2.2 运行时内存监控和测试脚本跟踪执行 | 第64-65页 |
6.2.3 预测模型训练与膨胀风险预测 | 第65-66页 |
6.3 脚本增强与优化模块实现 | 第66-69页 |
6.3.1 测试脚本优化 | 第66-68页 |
6.3.2 测试脚本增强 | 第68-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7.1 总结 | 第70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以及学术成果 | 第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