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8页 |
1.4.1 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8-36页 |
2.1 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界定 | 第18-19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9-33页 |
2.2.1 证券市场功能与效率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2.2.2 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 第23-33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33-36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模型设定 | 第36-48页 |
3.1 证券市场宏观融资效率分析 | 第36-41页 |
3.1.1 证券市场宏观融资效率评估模型设定 | 第36-37页 |
3.1.2 证券市场宏观融资效率成因模型设定 | 第37-41页 |
3.2 证券市场协同融资效率分析 | 第41-48页 |
3.2.1 证券市场协同融资效率理论分析 | 第41-44页 |
3.2.2 证券市场协同融资效率模型设定 | 第44-48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48-64页 |
4.1 证券市场宏观融资效率实证分析 | 第48-56页 |
4.1.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48-49页 |
4.1.2 实证分析 | 第49-56页 |
4.2 证券市场协同融资效率实证分析 | 第56-64页 |
4.2.1 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 第56-57页 |
4.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检验 | 第57-59页 |
4.2.3 回归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9-64页 |
第五章 结论建议 | 第64-66页 |
5.1 证券市场宏观融资效率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64页 |
5.2 证券市场协同融资效率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