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 | 第11-18页 |
1.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 第11-14页 |
1.1.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内涵 | 第11-13页 |
1.1.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 | 第13-14页 |
1.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1.2.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14-15页 |
1.2.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界定 | 第15页 |
1.2.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法律关系 | 第15-17页 |
1.2.4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模式 | 第17-18页 |
第2章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8-24页 |
2.1 基金投资者准入监管制度缺陷 | 第18-19页 |
2.2 基金管理人准入制度不足 | 第19-20页 |
2.3 基金托管人准入规范不完善 | 第20-21页 |
2.4 中介服务机构准入标准缺失 | 第21页 |
2.5 监管主体不明确 | 第21-22页 |
2.6 准入监管模式与国情不符 | 第22-23页 |
2.7 准入监管法律规范不完善 | 第23-24页 |
第3章 境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制度考察 | 第24-31页 |
3.1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制度 | 第24-27页 |
3.1.1 法律约束下的有限监管 | 第24页 |
3.1.2 基金载体准入监管 | 第24-25页 |
3.1.3 基金管理人准入监管 | 第25-26页 |
3.1.4 合格投资者准入监管 | 第26-27页 |
3.2 英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制度 | 第27-28页 |
3.2.1 以基金协会为中心的自律监管 | 第27页 |
3.2.2 英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法律制度 | 第27-28页 |
3.3 日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 | 第28-29页 |
3.3.1 政府严格准入监管 | 第28页 |
3.3.2 日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法律制度 | 第28-29页 |
3.4 境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制度的启示 | 第29-31页 |
第4章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准入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31-38页 |
4.1 构建投资者准入制度,拓宽机构投资者的准入 | 第31-32页 |
4.1.1 完善合格投资者资产准入标准 | 第31页 |
4.1.2 拓宽机构投资者的准入 | 第31-32页 |
4.2 构建基金管理人准入制度 | 第32-34页 |
4.2.1 完善登记制法律后果 | 第32页 |
4.2.2 明确基金管理人准入标准 | 第32-33页 |
4.2.3 完善基金管理人问责机制 | 第33-34页 |
4.2.4 构建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基金管理人信用体系 | 第34页 |
4.3 构建基金托管准入制度 | 第34-35页 |
4.4 制定中介服务机构准入标准 | 第35-36页 |
4.5 明确证监会统一监管地位 | 第36页 |
4.6 重视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 | 第36-37页 |
4.7 监管规范体系化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