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自媒体背景下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以天津8.12爆炸事件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问题的提出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发展趋势第14页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的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4-15页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15-16页
        1.4.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15页
        1.4.2 研究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第16-22页
    2.1 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第16-18页
        2.1.1 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界定第16-18页
        2.1.2 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容第18页
    2.2 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第18-22页
        2.2.1 危机管理理论第18-19页
        2.2.2 议程设置理论第19-20页
        2.2.3 形象修复理论第20-22页
第3章 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和发展规律第22-26页
    3.1 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第22-24页
        3.1.1 主体的隐匿性与特殊性第22页
        3.1.2 客体的突发性与敏感性第22-23页
        3.1.3 载体的多元化与丰富性第23页
        3.1.4 内容的分散性与复杂性第23页
        3.1.5 传播过程的互动性与即时性第23-24页
    3.2 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第24-26页
        3.2.1 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潜伏期第24页
        3.2.2 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爆发期第24页
        3.2.3 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期第24-25页
        3.2.4 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衰退期第25-26页
第4章 天津市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天津8.12 爆炸事件为例第26-34页
    4.1 天津 8.12 爆炸事件中自媒体网络舆情分析第26-28页
    4.2 天津市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中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4.2.1 忽视自媒体影响,重视程度不够第29页
        4.2.2 研判分析不及时,预警效率低下第29页
        4.2.3 时机把握不准确,引导被动滞后第29-30页
        4.2.4 手段方式较单一,应对失信失当第30页
    4.3 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问题的成因第30-34页
        4.3.1 网络舆情观念理念较为保守第31页
        4.3.2 网络舆情预警研判相对落后第31-32页
        4.3.3 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不够完善第32-33页
        4.3.4 网络舆情善后评价亟待改进第33-34页
第5章 自媒体背景下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建议第34-45页
    5.1 创新自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基本理念第34-37页
        5.1.1 构建“自律守信”的网络舆情应对价值取向第34-35页
        5.1.2 遵循“平等公正”的网络舆情应对引导准则第35-36页
        5.1.3 实现“及时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基本目标第36-37页
    5.2 基于危机管理的舆情研判预警策略第37-39页
        5.2.1 加强信息采集与监测第37-38页
        5.2.2 提高舆情综合研判能力第38-39页
        5.2.3 利用监测技术加强预控第39页
    5.3 基于议程设置的舆情引导控制策略第39-42页
        5.3.1 完善信息公开发布机制第40-41页
        5.3.2 建立多方联动的调控机制第41-42页
        5.3.3 构建必要的网上网下干预阻动机制第42页
    5.4 基于形象修复的舆情善后恢复策略第42-45页
        5.4.1 建立完善舆情的评估反思第43页
        5.4.2 建立完善舆情的影响追踪第43-44页
        5.4.3 建立完善舆情的责任追究第44-45页
第6章 结论与启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政府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机制研究--以贵阳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