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2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4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2-23页 |
·难分离体系的传统分离方式 | 第23-24页 |
·室温离子液体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定义及分类 | 第24页 |
·离子液体的特性 | 第24-25页 |
·合成方法及应用 | 第25页 |
·物化性质的探讨 | 第25-32页 |
·熔点 | 第26-27页 |
·热稳定性 | 第27页 |
·密度 | 第27-29页 |
·黏度 | 第29-30页 |
·水溶性 | 第30-31页 |
·蒸汽压 | 第31-32页 |
·含离子液体体系的汽液平衡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汽液平衡测定方法 | 第32页 |
·汽液平衡数据关联和预测方法 | 第32-33页 |
·含 ILs 体系的相平衡计算 | 第33-35页 |
·离子液体在共沸体系分离中的应用 | 第35-42页 |
·离子液体在含水共沸体系分离中的应用 | 第36-40页 |
·离子液体在醇-酯共沸体系分离中的应用 | 第40-42页 |
·醇胺类离子液体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 第42-44页 |
·醇胺类离子液体 | 第42-43页 |
·含醇胺类离子液体体系的性质 | 第43-44页 |
·过程模拟 | 第44-46页 |
·精馏过程模拟 | 第44-45页 |
·含离子液体共沸体系的过程模拟 | 第45-46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46-48页 |
第二章 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48-62页 |
·引言 | 第48页 |
·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48-52页 |
·化学品及实验设备 | 第48-50页 |
·制备路径 | 第50-52页 |
·单(2-羟乙基)铵甲酸盐的制备 | 第50-51页 |
·二(2-羟乙基)铵甲酸盐的制备 | 第51页 |
·三(2-羟乙基)铵甲酸盐的制备 | 第51-52页 |
·离子液体的表征 | 第52-60页 |
·离子液体含水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核磁共振图谱 | 第53-56页 |
·核磁图谱解析数据 | 第53-56页 |
·离子液体的纯度 | 第56页 |
·热稳性测定 | 第56-58页 |
·[HMEA][HCOO]的 TG-DTA 分析 | 第56-57页 |
·[HDEA][HCOO]的 TG-DTA 分析 | 第57-58页 |
·密度测定 | 第58-59页 |
·黏度及流动活化能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三章 含离子液体体系汽液平衡的测定和关联 | 第62-84页 |
·引言 | 第62页 |
·相平衡测定 | 第62-65页 |
·化学品及实验仪器 | 第62-63页 |
·实验装置与操作步骤 | 第63-65页 |
·实验装置图 | 第63-64页 |
·实验操作过程 | 第64-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80页 |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 第65-66页 |
·二元体系汽液平衡的计算与分析 | 第66-73页 |
·计算方法 | 第66-67页 |
·模型选择 | 第67-68页 |
·对二元体系数据的关联 | 第68-71页 |
·离子液体对溶剂活度系数的影响 | 第71-73页 |
·三元体系汽液平衡的研究 | 第73-80页 |
·关联模型 | 第74-75页 |
·对蒸汽压数据的关联 | 第75-79页 |
·离子液体对体系相平衡的影响 | 第79-80页 |
·离子液体对水—乙醇体系相对挥发度的影响 | 第80-81页 |
·不同醇胺类离子液体对乙醇-水体系等压汽液平衡的影响 | 第81-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第四章 离子液体密度的简捷计算模型 | 第84-98页 |
·引言 | 第84-85页 |
·离子液体的结构与命名 | 第85-88页 |
·离子液体的结构 | 第85-86页 |
·离子液体的命名 | 第86-88页 |
·密度简捷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88-93页 |
·研究基础 | 第88-89页 |
·新的基团划分原则和方法 | 第89-91页 |
·密度简捷计算模型 | 第91-9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3-97页 |
·不同基团拆分方法对密度预测的影响 | 第93-95页 |
·密度简捷模型对离子液体密度的计算 | 第95-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第五章 离子液体用于醇-水体系分离的概念设计和过程模拟 | 第98-128页 |
·引言 | 第98页 |
·概念设计及过程模拟 | 第98-102页 |
·乙醇-水分离流程叙述 | 第98-100页 |
·热力学模型选择 | 第100-101页 |
·离子液体的纯化与循环利用 | 第101-102页 |
·精馏条件的确定 | 第102-109页 |
·基本工况 | 第103页 |
·全塔理论板数的确定 | 第103-104页 |
·原料进料板位置的选取 | 第104-106页 |
·塔顶采出量的确定 | 第106-107页 |
·离子液体进料位置和进料温度的确定 | 第107-109页 |
·精馏操作条件 | 第10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18页 |
·溶剂比 | 第109-111页 |
·操作回流比 | 第111-114页 |
·塔内状况分析 | 第114-116页 |
·两种萃取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工业酒精精馏分离过程模拟 | 第118-121页 |
·[HDEA][HCOO]对乙醇-水共沸体系的分离 | 第121-124页 |
·价格分析 | 第124-125页 |
·小结 | 第125-12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2页 |
附录 | 第142-154页 |
致谢 | 第154-156页 |
发表文章 | 第156-158页 |
作者简介 | 第158-160页 |
导师简介 | 第160-161页 |
附件 | 第161-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