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村镇银行及其完善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1页
 (一) 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第8-9页
  1. 选题依据第8页
  2. 选题的研究意义第8-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 研究范围和文章结构第10-11页
一、村镇银行概述第11-14页
 (一) 村镇银行的定义与特征第11-12页
 (二) 村镇银行的法律性质第12-14页
二、村镇银行的基础理论简介第14-16页
 (一) 交易费用理论第14页
 (二) 非对称信息理论第14页
 (三) 弱势群体理论第14-15页
 (四) 金融创新理论第15页
 (五) 金融发展权理论第15-16页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成就与问题第16-19页
 (一) 我国村镇银行的成就第16页
 (二) 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第16-19页
  1. 股份制优势难发挥第16页
  2. 吸储困难大第16-17页
  3. 竞争地位低第17页
  4. 营利压力大第17页
  5. 贷款风险大第17-19页
四、国外相关金融机构的启示第19-29页
 (一) 美国社区银行第19-22页
  1. 美国社区银行的特征与优势第19-20页
  2. 美国社区银行对我国的启示第20-22页
 (二) 印度农村金融机构第22-29页
  1. 印度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与特点第22-23页
  2. 印度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做法第23-25页
  3. 印度农村金融对我国的启示第25-29页
五、完善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对策第29-37页
 (一) 满足村镇银行营利性要求第29-30页
  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29页
  2. 改革财税立法加大政策扶持第29-30页
  3. 放宽地域限制第30页
 (二) 完善村镇银行的法律监管第30-34页
  1. 村镇银行的监管目标第30-31页
  2. 村镇银行的监管原则第31-33页
  3. 村镇银行的监管内容第33-34页
 (三) 防范村镇银行的贷款风险第34-37页
  1. 出台征信法律法规健全农村信用体系第34页
  2. 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第34-35页
  3. 增加农村抵押权客体第35-36页
  4. 构建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注释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读硕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41-42页
后记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侗族款制研究
下一篇:论社会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