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引言 | 第9-17页 |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二) 能源效率趋同与趋异的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三) 研究的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页 |
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二、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趋同理论方法 | 第17-22页 |
(一)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方法 | 第17-19页 |
1. 数据包络分析(DEA) | 第17-18页 |
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第18-19页 |
(二) 趋同理论及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1. 趋同的基本概念 | 第20页 |
2. 趋同的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三、中国分省域工业分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 | 第22-28页 |
(一)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二) 各省区工业分行业能源效率测算结果 | 第23-28页 |
1. 三大地带工业分行业能源效率变化及分解 | 第23-26页 |
2. 三大地带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分行业分析 | 第26-28页 |
四、基于省域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趋同与趋异分析 | 第28-33页 |
(一) 省域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趋同分析 | 第28-32页 |
1. 绝对β收敛模型 | 第28页 |
2. 条件β收敛模型 | 第28-29页 |
3. 数据来源及变量 | 第29页 |
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二) 省域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趋异分析 | 第32-33页 |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3-38页 |
(一)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33-34页 |
(二) 政策建议 | 第34-38页 |
1. 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34-36页 |
2. 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36-38页 |
注释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