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5页 |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理论回顾 | 第10-13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四、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及业绩预测概述 | 第15-29页 |
一、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政策介绍分析 | 第15-21页 |
二、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26页 |
三、银行类业绩预测的方法及评价 | 第26-29页 |
第二章 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与国外银行业对比分析及对业绩预测的影响 | 第29-44页 |
一、银行类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对比 | 第29-30页 |
二、流动性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三、盈利性分析 | 第32-37页 |
四、安全性分析 | 第37-38页 |
五、经营能力分析 | 第38-40页 |
六、财务分析总结及建议 | 第40-44页 |
第三章 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业绩模型建立 | 第44-54页 |
一、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设置主要思路 | 第44页 |
二、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设置主要原则 | 第44页 |
三、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设置的主要内容 | 第44-46页 |
四、模型建立的步骤 | 第46页 |
五、上市银行的利润函数模型 | 第46-54页 |
第四章 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业绩预测和检验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 第54-59页 |
一、浦发银行业绩模型预测检验 | 第54页 |
二、招商银行业绩模型预测检验 | 第54-55页 |
三、深发展银行业绩模型预测检验 | 第55-56页 |
四、民生银行业绩模型预测检验 | 第56-57页 |
五、华夏银行业绩模型预测检验 | 第57-58页 |
六、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及相关问题思考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