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第二章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临床辅助意义 | 第15-28页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5-20页 |
1.1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5-16页 |
1.2 试剂与仪器 | 第16-17页 |
1.3 相关概念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5 研究的质量控制 | 第2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0-21页 |
结果 | 第21-25页 |
2.1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第21页 |
2.2 非耐多药肺结核组(1 组)与耐多药肺结核组(2 组)治疗前、治疗 3、6 个月细胞因子含量比较 | 第21-23页 |
2.3 耐多药实验组治疗前四项因子联合与单独检测指标分析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单个核细胞体外刺激时炎性因子含量变化研究 | 第28-35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8-29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8-29页 |
1.2.1 试剂准备 | 第28页 |
1.2.2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血液中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离 | 第28-29页 |
1.2.3 细胞计数、一定浓度ESAT-6 蛋白刺激细胞 | 第29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9-30页 |
结果 | 第30-33页 |
2.1 PBMC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形态 | 第30页 |
2.2 ELISA检测细胞因子结果 | 第30-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全文小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综述 | 第40-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