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古生代(界)论文--二叠纪(系)论文

东昆仑花石峡北部上二叠统格曲组物源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1-15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2.1 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页
    1.4 技术路线第13-14页
    1.5 论文工作量第14-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5-26页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第15-16页
    2.2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第16-18页
        2.2.1 东昆北单元第16页
        2.2.2 东昆中蛇绿混杂岩带第16-17页
        2.2.3 东昆南混杂岩带第17-18页
        2.2.4 布青山蛇绿混杂岩带第18页
        2.2.5 巴颜喀拉单元第18页
    2.3 区域地层概况第18-26页
        2.3.1 东昆仑构造地层分区第19-24页
        2.3.2 布青山-阿尼玛卿构造地层分区第24-26页
第3章 东昆仑南缘格曲组地质特征第26-35页
    3.1 地层划分第26-28页
        3.1.1 地层沿革第26-27页
        3.1.2 格曲组划分第27-28页
    3.2 格曲组典型剖面及沉积环境分析第28-31页
        3.2.1 剖面地层特征第28-30页
        3.2.2 沉积环境分析第30-31页
    3.3 格曲组区域对比第31-32页
    3.4 地层时代第32-35页
第4章 格曲组物源分析第35-51页
    4.1 碎屑组份特征及物源判别第35-38页
        4.1.1 砂岩碎屑组份特征第35页
        4.1.2 碎屑组份物源区判别第35-38页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判别第38-42页
        4.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38-39页
        4.2.2 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判别第39-42页
    4.3 LA-ICP-MS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物源分析第42-47页
        4.3.1 样品特征与测试方法第42-43页
        4.3.2 分析测试结果第43-44页
        4.3.3 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分析第44-47页
    4.4 物源属性综合分析及构造演化第47-51页
第5章 东昆仑南缘海西-印支期区域构造演化过程第51-54页
    5.1 早石炭世古特提斯洋壳形成阶段第51-52页
    5.2 晚石炭世-中二叠世东昆中洋俯冲与阿尼玛卿洋持续扩张并存阶段第52页
    5.3 晚二叠世东昆中洋碰撞闭合与阿尼玛卿洋初始俯冲并存阶段第52页
    5.4 早-中三叠世阿尼玛卿洋俯冲-碰撞闭合阶段第52-53页
    5.5 晚三叠世之后的陆内造山阶段第53-54页
第6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第54-56页
    6.1 结论第54-55页
    6.2 存在的问题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图版及图版说明第64-66页
附表第66-71页
附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西沙德盖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下一篇:滇西保山地区石炭系综合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