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财政理论论文--国家机关会计(政府会计)、预算会计论文

政府会计改革相关研究--政府会计核算体系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7-9页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1.3 研究方法第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4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 本文的创新点第14-15页
2 我国政府会计现状第15-17页
    2.1 政府会计体系第15页
    2.2 政府会计制度模式第15页
    2.3 核算对象第15-16页
    2.4 核算基础第16页
    2.5 报告内容第16-17页
3 当前我国政府会计工作主要存在的不足第17-20页
    3.1 主体不明确第17-18页
    3.2 制度不配套第18页
    3.3 会计核算以及报告内容不够全面,不够完整第18-19页
    3.4 会计核算基础不完善第19-20页
4 国外政府会计体系第20-24页
    4.1 IPSASB、美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对比第20页
    4.2 国外政府会计体系以及改革模式第20-22页
        4.2.1 美国的改革渐进式第20-21页
        4.2.2 意大利采用分布到位式第21-22页
        4.2.3 新西兰采用一步到位式第22页
    4.3 国际政府会计准则经验总结第22-24页
5 政府会计体系建设与核算基础第24-36页
    5.1 双基础会计核算概述第24-26页
        5.1.1 双基础会计核算第24-26页
        5.1.2 双基础模式发展的必要性第26页
    5.2 构建三大管理系统第26-30页
        5.2.1 构建三大系统的原因第27-28页
        5.2.2 构建三大管理系统的内容第28-30页
    5.3 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相结合第30-31页
    5.4 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系统设计第31-36页
        5.4.1 会计主体第31-33页
        5.4.2 会计要素第33-34页
        5.4.3 会计报告第34-36页
6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注意事项和建议第36-44页
    6.1 权责发生制的使用要具体分析第36-37页
    6.2 政府会计改革要逐步进行第37页
    6.3 构建全面的法律体系,为改革提供保障第37-39页
    6.4 加强人才培养和相关系统开发力度第39页
    6.5 加强政府审计的监督职能,完善监督体系第39-40页
    6.6 加强理论研究,实行地区和行业试点第40-41页
    6.7 采用“分步到位”渐进方式推进会计改革第41-44页
        6.7.1 近期目标:收付实现制部分修订的会计基础第41页
        6.7.2 中期目标:收付实现制结合权责发生制双基础会计核算第41-42页
        6.7.3. 远期目标:从双基础制转变到完全权责发生制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官僚制下政策执行阻滞因素的分析
下一篇: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口试考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