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后期湖广地区渔业经济衰退原因探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来源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三、论文研究价值及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湖广地区水资源情况与渔业经济发展溯源 | 第15-34页 |
第一节 明代湖广地区的地理范围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明代湖广地区的水资源分布 | 第17-22页 |
第三节 明以前湖广地区渔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2-24页 |
第四节 明代前期湖广地区渔业经济的发展 | 第24-34页 |
一、渔业生产区域分布 | 第24-27页 |
二、渔业生产技术 | 第27-30页 |
三、鱼产品贸易 | 第30-34页 |
第二章 明代后期趋向衰退的湖广渔业经济 | 第34-52页 |
第一节 水域面积的缩少 | 第34-38页 |
一、湖泊数量的减少——以荆州、武昌、黄州府为例 | 第35-37页 |
二、湖泊面积的萎缩——以洞庭湖地区为例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鱼课数额大幅下降 | 第38-43页 |
一、鱼课征收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 第38-40页 |
二、几个主要州府鱼课征收和变化情况 | 第40-43页 |
第三节 渔政管理机构的裁减和职能变化 | 第43-52页 |
一、明代渔政管理制度的主体——河泊所的创设 | 第44-45页 |
二、河泊所的职能体现 | 第45-46页 |
三、明代中后期河泊所的裁撤和职能的弱化 | 第46-52页 |
第三章 明代后期湖广地区渔业经济衰退的内部原因 | 第52-68页 |
第一节 湿地干化运动与耕作农业发展 | 第52-59页 |
一、围垸造田的兴起 | 第52-57页 |
二、耕作农业的发展 | 第57-59页 |
第二节 劳动力主要投向农业耕作 | 第59-64页 |
一、明初湖广地区渔、农人口比例及后期变化 | 第59-62页 |
二、渔、农人口比例变化原因探析 | 第62-64页 |
第三节 渔业生产技术停滞 | 第64-68页 |
一、渔业养殖技术相对落后 | 第64-66页 |
二、保鲜技术和长途运输方法的掣肘 | 第66-68页 |
第四章 明后期湖广地区渔业经济衰退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68-78页 |
第一节 苏、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市镇的发展 | 第68-73页 |
一、木棉种植的普及和棉纺织手工业的崛起 | 第68-71页 |
二、苏、松地区市镇的发展 | 第71-73页 |
第二节 外来移民与区域内总人口增长 | 第73-78页 |
一、移民来源和影响移民的因素 | 第73-75页 |
二、区域内总人口的增长 | 第75-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