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第7-28页 |
1.1 金属酞菁的研究概况 | 第7-12页 |
1.1.1 金属酞菁化学简介 | 第7-8页 |
1.1.2 酞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 第8页 |
1.1.3 酞菁化学修饰电极 | 第8-11页 |
1.1.4 金属酞菁电催化 | 第11-12页 |
1.2 聚苯胺的研究概况 | 第12-18页 |
1.2.1 电聚合过程 | 第13-14页 |
1.2.2 链结构 | 第14页 |
1.2.3 导电性和机制 | 第14-15页 |
1.2.4 电化学活性 | 第15页 |
1.2.5 聚苯胺的功能化 | 第15-16页 |
1.2.6 聚苯胺薄膜电极应用 | 第16-17页 |
1.2.7 掺杂方法 | 第17-18页 |
1.3 导电聚合物膜表征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电化学方法 | 第18页 |
1.3.2 光谱法 | 第18-19页 |
1.3.3 显微技术 | 第19-20页 |
1.3.4 石英晶体微天平 | 第20页 |
1.3.5 表面分析能谱 | 第20页 |
1.3.6 其它方法 | 第20页 |
1.4 本工作的意义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8页 |
第二章、平面双核酞菁钴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第28-37页 |
2.1 前言 | 第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2.2.1 试剂及处理方法 | 第28-29页 |
2.2.2 仪器与方法 | 第29-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4页 |
2.3.1 bi-CoPc/GC 化学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 | 第30-31页 |
2.3.2 bi-CoPc/GC 修饰电极对 02的电催化还原 | 第31-33页 |
2.3.3 bi-CoPc/GC 修饰电极对2-ME 的电催化氧化 | 第33-34页 |
2.4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三章、乙醇对双核酞菁钴掺杂聚苯胺膜修饰电极特性的影响 | 第37-51页 |
3.1 前言 | 第37-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3.2.1 试剂及处理方法 | 第38页 |
3.2.2 仪器与方法 | 第38页 |
3.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3.3.1 乙醇对电聚合的影响及bi-CoPc-PAn修饰电极循环伏安表征 | 第39-41页 |
3.3.2 bi-CoPc-PAn 膜的 UV-Vis 吸收光谱 | 第41-43页 |
3.3.3 bi-CoPc-PAn 膜的 FTIR 分析 | 第43-44页 |
3.3.4 bi-CoPc-PAn 膜的SEM | 第44-45页 |
3.3.5 乙醇对bi-CoPc-PAn 膜的电催化影响 | 第45-48页 |
3.4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