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管混凝土柱与组合梁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前言第9页
    1.2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第9-12页
        1.2.1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国外的发展第9-10页
        1.2.2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第10-12页
    1.3 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点第12-14页
    1.4 方钢管混凝土柱常用节点形式第14-16页
    1.5 新型节点的提出第16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2 组合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8-32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有限元基本理论第18-22页
        2.2.1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第19-20页
        2.2.2 弹塑性有限元理论第20-22页
    2.3 组合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2-31页
        2.3.1 几何模型第22-23页
        2.3.2 单元类型第23-24页
        2.3.3 网格划分第24-25页
        2.3.4 材料本构关系第25-28页
        2.3.5 模型内各部件接触设置第28-29页
        2.3.6 荷载及边界条件设置第29-31页
        2.3.7 简化及计算假设第31页
        2.3.8 求解方法第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第32-61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模型介绍及加载方式确定第32-36页
        3.2.1 模型介绍第32-34页
        3.2.2 加载方式及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4-36页
    3.3 单调加载作用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36-50页
        3.3.1 单调加载时的荷载位移(P-△)曲线第36-43页
        3.3.2 钢材屈服时节点的应力云图及变形情况第43-50页
    3.4 循环加载作用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50-60页
        3.4.1 滞回曲线的分析第50-52页
        3.4.2 骨架曲线的分析第52-54页
        3.4.3 延性性能的分析第54-55页
        3.4.4 刚度退化的分析第55-56页
        3.4.5 耗能能力的分析第56-60页
    3.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4 新型节点与传统节点抗震性能对比分析第61-70页
    4.1 传统节点和新型节点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对比分析第62-65页
        4.1.1 单调加载时的荷载位移(P-△)曲线的对比分析第62-63页
        4.1.2 钢材屈服时节点应力云图及变形情况的对比分析第63-65页
    4.2 传统节点和新型节点在低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第65-68页
        4.2.1 滞回曲线的对比分析第65-66页
        4.2.2 骨架曲线的对比分析第66-67页
        4.2.3 延性性能的对比分析第67页
        4.2.4 刚度退化的对比分析第67-68页
        4.2.5 耗能能力的对比分析第68页
    4.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5.1 结论第70页
    5.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湿陷性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碳纤维布对开裂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加固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