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税法论文

我国资源税调控法律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3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文献综述第11-12页
 三、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第13-24页
 一、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第13-17页
  (一) 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经济学基础第13-15页
  (二) 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法学基础第15-16页
  (三) 我国对资源课税理论依据的发展过程第16-17页
 二、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我国资源税调控法律制度改革第17-20页
  (一)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第17页
  (二) 资源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第17-18页
  (三)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资源税费制度的关系第18-20页
 三、资源税的调控职能是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重点第20-24页
  (一) 资源税级差调节功能与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第20-21页
  (二) 对资源税费手段经济调控职能的分析第21-22页
  (三)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资源税的调控职能第22-24页
第二章 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的发展演变与问题分析第24-32页
 一、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的发展演变第24-27页
  (一) “利改税”背景下的资源税费制度体系第24-25页
  (二) 分税制改革背景下构建的资源税费制度体系第25-26页
  (三)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引下的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第26-27页
 二、我国现行资源税费法律制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一) 资源税的立法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第27-28页
  (二) 资源税的征税范围过窄,绿色化水平较低第28页
  (三) 资源税费制度体系中税费关系存在模糊与混杂第28-29页
  (四) 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和税率水平总体偏低第29-30页
  (五) 从量定额的计税方式有待改进第30页
 三、资源税在新疆地区的试点改革及其意义分析第30-32页
  (一) 新疆地区资源税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0-31页
  (二) 试点改革对推进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意义分析第31-32页
第三章 国外资源税费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第32-38页
 一、国外资源税费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第32-35页
  (一) 权利金制度第32-33页
  (二) 跨州税制度第33页
  (三) 资源超额利润税第33-34页
  (四) 矿业权租金第34页
  (五) 资源耗竭补贴制度第34-35页
 二、国外资源税费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5-38页
  (一) 国外资源税费制度体系的主要特点第35页
  (二) 国外资源税费制度的负面效应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5-36页
  (三) 国外资源税费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6-38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资源税调控法律制度体系的立法建议第38-46页
 一、资源税调控法律制度改革的意义分析第38-39页
 二、我国资源税调控法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第39-41页
  (一) 确立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立法理念第39-40页
  (二) 理清税费关系,完善资源税费制度体系第40页
  (三) 对国家的资源所有者权益进行维护第40-41页
  (四) 保证改革过程中利益平衡的公平与正义第41页
  (五) 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第41页
 三、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改革要素体系的构建第41-43页
  (一) 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提高资源税的绿色化水平第41-42页
  (二) 科学制定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和税率水平第42页
  (三) 完善资源税的计税方法第42-43页
 四、推进资源税调控法律制度的配套改革第43-46页
  (一)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第44页
  (二) 建立完善的资源产权的市场体系第44-45页
  (三) 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第45-46页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制度改革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政府采购暂停制度